今天,五四青年节。昨日,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回信,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
盘点2003年至今的五四青年节,发现领导人在五四青年节大多与青年一起度过,最多的是到访校园,其中图书馆、食堂是经常光顾的地方。另外,给青年们写信和座谈,也是领导人“过节”的传统活动。而与青年的现场交流,大多安排在5月4日当天,也有在前一两天进行的。
方式1 与青年座谈
习近平告诫青年“空谈误国”
在五四青年节,领导人往往喜欢和青年座谈,了解青年人的想法。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
讲话中,习近平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习近平说:“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
习近平还告诫青年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2011年5月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首都各界青年到中南海座谈,了解青年人的所思所想。青年代表们来自各行各业,既有首都高校大学生,也有青年作家、社区医生、游泳运动员、新闻记者和科研人员,还有文艺工作者、公交司机、交通警察、小学教师、农民工、超市收银员等。
2009年5月3日,温家宝来到清华大学,与即将赴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代表座谈。
这中间有一段插曲。几天前,温家宝总理收到清华大学20名毕业生代表的联名信。信中表示,在人生的重要关口,要把到基层、到边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自己无悔的选择。他们希望总理五四青年节来清华园,和同学们共度节日。
“我如约来了,想和大家谈谈心。”温家宝一落座就开门见山地说,“你们中很多人要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我希望这次谈话能对你们今后的人生有所启发。”
方式2 走访校园
2003年以来领导人10次到访大学
五四期间,领导人走访校园是最常见到的风景。经记者梳理,2003年至今一共10次到访大学,其中领导人到访最多的是北大,一共3次。
2009年5月2日,胡锦涛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同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
2008年5月3日,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胡锦涛冒雨来到北大考察。胡锦涛去了校图书馆,勉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
温家宝总理在五四期间到访校园比较多。他分别于2003年前往清华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和2010年前往北京大学,2006年到访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到访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到访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到访清华大学。
温家宝视察大学时常去的地方,除了图书馆,还有食堂。2008年,温家宝前往中国政法大学,与学生共度青年节。中午时分,他走进学生食堂,拿起托盘要了一份苦瓜炒肉、西红柿炒鸡蛋和一块发糕,在长条桌旁与同学们共进午餐。
在公开的报道中,温家宝在五四期间视察校园,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共进午餐。
温家宝还曾前往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2010年在北京大学,在学生书画研究会的桌前,哲学系大二女生李丹琳铺开宣纸,蘸墨写下总理一首诗的题目“仰望星空”,赠送给他。温家宝沉思片刻,挥毫相和,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
方式3 给青年写信
习近平勉励西部支教毕业生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了一封信。领导人在青年节写信,这并不是首次。
2010年5月3日,胡锦涛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向广大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勉励青年和青年学生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实践中书写美好的人生。
2009年,胡锦涛曾在五四青年节前夕前往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共迎青年节。
2007年5月4日,胡锦涛向中国青年群英会致信。2005年5月4日,胡锦涛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达西村青年买买提·沙吾尔等回信,向广大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勉励农村团员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方式4 出席纪念活动
领导人出席纪念活动发表讲话
除了到访校园、座谈和写信,在五四青年节,领导人还经常出席各种纪念活动,发表重要讲话。
2009年5月4日上午,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2012年5月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胡锦涛在讲话中表示,希望广大青年不怨天尤人、不贪图安逸。(记者 储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