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排污要花钱 减排能挣钱(深化改革在基层⑤)

2014年04月22日13: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排污要花钱 减排能挣钱(深化改革在基层⑤)

  核心阅读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重庆自2009年开始启动排污权交易试点,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都需通过市场来获得指标。试点实施后,30余家工业企业主动关停了燃煤锅炉或对其实施清洁能源改造。

  “竞价指标:化学需氧量;起始价:7000元;自由竞价周期:5分钟;最高报价:12900元;报价次数:51次……”4月18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竞价厅,电子竞价牌上正滚动播出实时竞价状态,这是正在进行的一场排污权交易竞价会。

  重庆市2009年启动排污权工作试点,2010年12月1日起,将辖区内所有区县、所有行业的新(改、扩)建新增主要污染物的工业项目纳入排污权交易。目前已累计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729次,成交金额7745.06万元。

  网络电子竞拍确定价格

  据介绍,重庆排污权交易工作未对现有企业进行排污权的初始分配,而是强调新(改、扩)建工业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的,须通过排污权交易有偿获取排污指标。

  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王超介绍,重庆自2010年12月1日起,新增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工业项目需通过交易获得排污指标,2013年1月1日,氨氮和氮氧化物这两项主要污染物也纳入了交易范畴。目前,国家总量控制的4种主要污染物已全部纳入交易范围。

  王超说,全市38个区县全部参与了排污权交易,并且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发展新区。交易双方囊括了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的工业企业。

  在排污权的定价标准上,重庆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价格有基准价和成交价两个范畴。“基准价格是根据科研成果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各项污染物的平均治理成本。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权基准价格分别为:化学需氧量6800元/吨,二氧化硫4880元/吨,氨氮12000元/吨,氮氧化物6000元/吨。成交价是在基准价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电子竞拍’方式确定,竞买者在任何一个地方均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竞价。”王超说。

  为增强排污权交易的社会公信力,重庆市创新了交易管理模式,实行交易管理机构与交易平台分离。成立了全市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中心,负责对交易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和排污指标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确定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为全市统一的排污权交易组织平台,实施具体交易活动。交易双方通过“网络电子竞拍”方式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权的最终成交价格,竞买者可通过网络参与竞价,以保证竞拍公平透明。

  排污指标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既然排污指标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有偿获取,那是不是意味着企业可以多买排污指标来排污呢?

  对此,王超强调,重庆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是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的。“需求方排污指标购买量,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量决定,”王超说,新建项目排污指标购买后,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实际排放量大于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购买量的,其不足部分需要重新购买,实际排放量小于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购买量的,多余部分可以转让。

  此外,重庆还通过调节排污权交易市场来进行总量控制,比如规定在水环境质量化学需氧量不达标的流域或者大气环境质量二氧化硫指标不达标的区域内,需求方只能在本流域或本区域内购买化学需氧量或者二氧化硫排污指标;主城区范围内一律不得购入二氧化硫排污指标;拥有二氧化硫排污指标的转让方,只能向主城以外的二氧化硫达标地区转让。

  重庆市富发纸业有限公司通过节能减排,去年年底申请转让150吨化学需氧量。公司总经理陈勇介绍,通过在重交所挂牌,目前已转让72吨,交易金额972000元,最高报价达到了每吨15000元,比7000元的挂牌价高出一倍多。陈勇说:“对投入资金减排的企业来说,将剩余的排污指标拿出来进行交易,企业获得了回报,能更好地激励企业保护环境。”

  在制度层面,重庆明确了排污权交易作为环评审批前置条件和二氧化硫排放权有偿使用作为主城区纳入排污权有偿使用企业排污许可证变更、换发前置条件的合理地位。“新增主要污染物的工业项目未通过交易获得排污指标的,各级环保部门不得审批其环保文件。”王超说。

  治理环境作用初显

  随着交易制度的推行和交易范围的扩大,“总量指标有限”、“环境资源有价”的理念得到深化,高排放企业、产能过剩行业的过度引入得到抑制。王超说,“随着主城区二氧化硫排放权有偿使用工作的推进,主城区有30余家工业企业主动关停了燃煤锅炉或对其实施清洁能源改造,近40家工业燃煤企业对煤耗量进行了削减与控制”。

  同时,重庆通过对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或流域以及被列为环保信用不良、环保挂牌督办、污染源限期治理或区域限批的工业企业实行限制性交易,以环境质量倒逼总量减排和污染治理,促进了区域大气环境或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李 坚)

分享到:
(责编:李宇浩、盛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