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在淮安市信访局电子网络信访服务中心现场观摩 来源:国家信访局网站
全国网上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现场 来源:国家信访局网站
人民网北京4月14日电 (王泽)4月11日,记者从刚刚结束的全国网上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全国信访系统不断加大网上信访工作力度,各地积极探索网上信访新模式,全国网上信访工作呈现出反映诉求形式多样,覆盖面不断扩大,网络功能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为整体推进信访工作信息化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信访信息化在推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在全国来信来访量略有下降的形势下,国家信访局和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领导信箱及信访部门网站网上信访总量为248万件次,同比增加10.9%,一些地方的网上信访量已经超过来信来访量。
这次会议就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全面推进网上信访工作,大力推行阳光信访作了专门部署。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各级信访系统要学习推广部分地区网上信访工作经验和做法,大力推进全国网上信访工作,不断开辟信访工作的新境界。
网上信访多点开花,规模效应凸显。据了解,为适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信访信息化在推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早在2009年,国家信访局就开通了网上投诉受理平台,开始专门受理三农、社保等群众投诉专题;去年7月1日起,国家信访局又全面放开了网上投诉受理内容,这一举措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群众的普遍欢迎。各地积极搭建网上信访平台,进行改造升级,拓展功能,推动互联互通、资源整合,网上信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去年底,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275个市和1831个现开通了网上信访平台,上海、广东、江西等19个省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平台互联互通,228个地市实现了市、县两级平台互联互通,135个地市信访部门实现了与职能部门的互联互通。网上信访在民意收集、诉求表达和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平台作用进一步显现。上海市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立体覆盖”为目标,构建了1家一级平台、97家二级平台、2200余家三级平台组成的全覆盖工作网络。广东省以网上信访大厅为载体,打造集网络、短信、电话和视频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网上信访受理平台。
网上信访便捷利民,信息化手段推动信访工作成效明显。当今社会信息化已进入云计算、大数据时代,通过网络“足不出户”提出意见建议或反映诉求,不仅具有强大的内在需求,而且以其速度快、成本低、渠道多,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福建省网上信访量已经超过传统信访量,上海市的网上信访已成为当地信访主渠道。一些地方通过网络把信访事项办理过程和结果公开,实现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江苏省淮安市着力深化“阳光信访”,探索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模式,运用信息化科技手段,建立集投诉、查询、服务、分析、监督、管理于一体的信访综合服务系统,构建“信、访、网、电”四位一体新格局,将办理状态设为绿灯、黄灯、红灯、笑脸和交通禁行标识,实行分类识别、实时监测、全程跟踪,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公开透明和人性化的信访服务,实现了管理全程化、精细化,切实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全市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从过去的75%提高到了86%。上海市建立了“一个网络系统”(依托互联网的网上信访信息系统)、“两个受理窗口”(即“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网上信访受理投诉中心”网站)、“三级办理平台”(即市、区县和市属部门、街镇和区县下属单位)、“四个公开栏目”(即“来信选登”、“回复选登”、“典型案例”和“办理统计”)的网上信访工作体系,切实保证网上信访办理程序规范、实体公正、案结事清。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开通运行4年来,呈现出信访结构不断优化、工作效能显著提升、各方评价持续向好的态势,网上信访数量平均增幅达15.3%,比重从2009年的24.7%逐年上升到2013年的43.6%,已经成为全市信访主渠道。湖北省黄石市创新服务载体,整合信访资源,优化受理平台,健全支撑体系,完善运行机制,着力打造投诉便捷、处理快速、公开透明、文明有序的新渠道,2013年受理网上信访事项占全市信访总量的58.7%,网上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答复率、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7%、99%、91%,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广州市海珠区借鉴“客户服务”理念建立“信访易”平台,打造了多层级、广覆盖、全透明、齐共享的信访信息系统,做到流程规范、进度透明、结果公开,群众可查询、可评价,为群众提供简易快捷的网上信访服务,目前,全区网上信访等非走访渠道受理量已占信访总量的85.2%,按时办结率达97.2%。
信访信息化建设前景广阔,必将成为推动信访工作改革发展重要引擎。当前,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建设好信访信息化平台,对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开展信访事项办理情况群众满意度评价、建立科学的信访工作考核体系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对推动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提升信访工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各地探索来看,上海市从2009年开始实行网上信访,2013年网上信访按期办结率达到99.9%,公开回复率达到68%,工作效能大大提升。广州市海珠区打造“信访易”网上信访平台及时捕捉苗头性信息,及时介入处理了由汽车限购事件和海珠湿地保护建设征地等重大社会安全隐患,维护了社会面的和谐与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的明确任务。去年年底中央印发的《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大力推行阳光信访,全面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建立网下办理、网上流转的群众信访事项办理程序,实现办理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中央领导同志又多次就大力推进网上信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这些都为进一步做好信息化时代的信访工作指明了方向。舒晓琴同志在这次会议讲话中指出,在信访工作信息化的牵引下,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了业务流、信息流、管理流的有机融合,“阳光信访”拉动了信访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必然会给信访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网上信访必将塑造起公开透明高效的信访工作新模式。
会上,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樊金龙介绍了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省信访工作的总体情况。江苏省淮安市、上海市、湖北省黄石市、广州市海珠区等单位介绍了网上信访工作的经验做法。国家信访局信息中心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全国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淮安市“阳光信访”实际运行情况。北京、江苏等地信访部门负责同志就如何推进网上信访工作作了表态发言,对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提出了下步工作打算。
会议由国家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皋主持,全国省级信访部门、中央各有关单位信访(局)办以及国家信访局有关司室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