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企业自用油无规范 “黑油点”取证难

2014年04月11日16:50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企业自用油无规范 “黑油点”取证难

在江门汽车总站,车辆正在露天加注燃油。 黄文波 摄

  去年底,青岛输油管泄露爆炸事件依旧让人心有余悸,燃油以其极强的易燃性和可挥发性,使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但随着燃油价格的上涨带动相关行业的成本上涨,部分企业和个人为了谋取利益铤而走险,违规使用或走私劣质燃油。而这种现象在江门也同样存在。据知情人士透露,违规使用燃油多集中在物流运输行业及机械化生产企业,其中以普通摊档非法收购、销售燃油居多。在江沙路、五邑路等建筑施工项目较多的地块,存在不少以收购废品为幌子的非法燃油收购点,他们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谋取差价,而这些收购站几乎没有消防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些大型的运输码头、建筑工地因为来往的泥头车等大型车辆较多,常常吸引一些黑油点进驻,并以其价格便宜吸引不少泥头车司机前往加注燃油。”知情人士王先生说,这些黑油点油源来历不明,安全性堪忧。

  专家指出,用油安全需对用油整体链条进行把控,从燃油源头控制油品质量,同时建议企业自用油车辆动力使用方面与国标燃油同轨,避免企业自用油成为控制车辆尾气排放的短板。

  ●南方日报记者 黄文波

  ■现场

  镜头一

  江门汽车总站自助加油

  日前,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江门汽车总站竟在自己“后院”自助加注燃油。该汽车站停车场靠近北环路一边,搭起了一个小型防雨棚,雨棚底下停驻着一辆油罐车,车两边连着加油枪。工作人员多在距离油罐车10米开外的铁皮屋中等候,有客运车前往加注燃油时,便出来帮忙。记者发现,该“加油站”周边,除了一块沙地外,并无其他明显的消防设施,不远处则是一字排开的一辆辆客运车。

  如此加油现场,是否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记者多次致电江门汽运集团,欲了解具体情况,但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复。

  镜头二

  “黑油点”隐蔽加油

  在高沙2街精密橡胶制品厂公司往前150米处隐藏一家黑油点,十分隐蔽,装注燃油的油罐被安置在集装箱中,仅从集装箱开孔探出加油枪进行加油,如果不上前观察很难发现。记者到达时该黑油点正在给一辆大型货柜车加注柴油,后面还有一台车正在等候。而黑油点周边不远处就是厂房及民宅,如果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另外记者在五邑路新民大桥底附近同样发现类似的加油点,其所使用的油罐用铁皮屋搭建遮挡直接置于院子中,加油枪则直接放置在门口,而周边也没有明显的消防安全设施。

  镜头三

  非法回收燃油

  在泥头车密集行驶路段、建筑施工路段有打着废品回收招牌的非法收购燃油点,其中主要集中在江沙路、五邑路、江杜路等。他们主要通过低价收购燃油转手赚取差价谋取利益。据知情人士透露,非法回收燃油的回收点会在废品回收招牌周边挂上一个白色塑料油桶,以暗示其可以回收燃油,而这些非法收购燃油的摊点多堆满废品杂物,部分甚至仅与民宅有一墙之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算笔账

  黑油点柴油仅为6元/升左右

  据了解,黑油点执法清理一直是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而违规用油现象难以根治,很大程度上缘于有市有价,有利可图。

  据业内人士介绍,企业自用油通过批发的形式大批购入燃油,以此获得批发价格,减少购油成本,如柴油价格批发和零售的价格差为每吨500元左右。不过如果企业没有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囤积的燃油无疑会成为一个定时炸弹。

  而对于一些黑油点,非法经营者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劣质油或者低油号柴油,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来吸引一些载重柴油车车主。目前江门正规途径柴油零售价为7.48元,据知情人士透露,黑油点柴油价格仅为6元左右,有的甚至更低,对于一些普通的运输司机来说,加一次油可以省下几十块钱足以推动他们选择黑油点加油。

  而违规收购、销售燃油是另一种赚取差价谋取利益的形式。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江门的建筑工程增加,所需要的大型泥土运输车也逐渐增多,不少运输车队由项目老板直接报销油费。由于柴油车油箱体积较大,车辆油耗大,司机私抽10-20升并不容易被发现,因此不少雇佣司机在油站加满油后,前往柴油收购点低价出售并私吞油钱,收购点收购燃油后进行加价倒卖或流通至黑油点,从而形成一条地下燃油交易链。

  ■纵深

  黑油点执法取证难

  据了解,正规油站每年都接受监管部门的各项检查,相对安全指数高。江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李志华介绍,江门市有300多家加油站,安监部门每年有计划对这些加油站进行抽检,同时油站自身建筑也要报建规划部门和安检部门,整体来说监管比较完整齐全。而黑油点具有隐蔽性,执法过程取证难,成为执法部门面前的一道坎。

  “除非是现场抓住,对方正在进行交易,并且有证据证明正在交易,不然很难进行执法。”李志华说,而取得这些证据就需要蹲点拍录像,不过这种取证方式属于公安部门的行动方式,放在安监部门并不合适。而如今也不允许钓鱼执法,黑油点的清理更多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才能实现。

  企业自用油或成尾气排放失控短板?

  在企业自用油安全监管方面,李志华说,安监部门每年也会对一些工厂企业自用油进行抽检,由于企业自用油不纳入危险品经营许可范围,因此企业自用油检查主要以消防硬件、人员培训情况、防雷安全等检查为主。如果发现企业没有进行人员培训,则按照规定罚款2万元以下,并要求整改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广东省政府规定,广东全省车用汽油标准将从国Ⅲ升级到粤Ⅳ,同时升级使用国Ⅳ柴油。据李志华介绍,企业自用油方面不在油号使用规范的范围,企业有自主选择使用哪种燃油的权利。

  “虽然企业自用油主要在企业内部使用,不过汽运行业给自有车辆加油,车还得在马路上跑,如果企业使用不合规的油品,最终也会造成排放超标。”江门市某燃油企业相关人士钟先生说,要想通过升级油号控制尾气排放,还需要规范企业自用油,以避免成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短板。

  ■建议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副主任、副教授李卫忠:

  建立监管处罚一体化机制

  企业可以按照市场规则自行选择油品,而一般需要储备燃油自用的企业都是用油大户,如物流运输行业,而且处于人流比较密集的厂区,如果使用不慎将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部分企业用油并未告知周边居民,更加需要加强监管。另外,不排除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采购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的油品。

  要解决用油安全和环保问题,首先需要相关的用油标准,同时需要从源头着手把控燃油质量。具体在于控制一些非法炼油厂,同时对油品的流向进行监控,把握燃油的生产、运输、采购、使用等完整的流程,才能最有效地控制油品质量。由此黑油点将会得到有效的遏制。在后期监管方面,仅靠一个部门难以成功,需要多部门联动,并联合油企建立用油监控体系,实现全方面的监管,并加强处罚力度,以实现监管处罚一体化。

  江门市委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李超奇:

  企业用油不能简单一刀切

  如果仅从对汽车动力使用来说,要求企业车辆用油油号与国标一致可以理解。不过企业用油用途千差万别,使用对象除了车辆外,还有机器驱动动力及清洗等方面,一棍子要求企业一致将增加企业不少成本,因此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就目前来看,企业自用油没有规定要求必须使用合规国标油,企业就有自主选择油品的权利,这不排除存在一些规章法规考虑不到的地方。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