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应将选择权交还教辅书使用者

2014年04月09日06: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应将选择权交还教辅书使用者

  “教辅书依然属于商品,应通过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才是解决教辅书问题最好的办法。”鲍红呼吁,应该由消费者自己做出选择。

  在鲍红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辅书问题,最理想的方案是下放采购权,政府要做的是切断利益输送的链条,杜绝腐败。“如果低年级的学生辨别力有限,或教学中确实需要一套统一的教辅书,也至少应该把采购权交给与消费者利益关联度相关最高的人。”

  “谁是与学生的利益关联度最高的人?家长和任课老师。”她表示,任课老师与学生利益相关最大,利益诱惑最小,权力最小,监督最多。同时,任课老师采购,也便于因材施教。“他们最清楚自己学生的水平与进度,而且有足够的专业知识选择最适合的教辅书。”

  交由任课老师选择仍可能导致腐败,如何最大限度地予以限制?她建议,对教辅书进行最高指导定价,压缩利益输送的空间。

  “该定价可以以不高于上一年一般图书平均印张定价为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有对一般书籍的总定价与总印张的统计,很容易计算印张定价,这是个相对稳定而又动态的数字,可以随物价上涨而与时俱进。”她认为,由于教辅书的稿费通常低于一般图书,而发行量普遍大于一般图书,因此并不会影响企业的合理利润。

  “总之,采购权下放最为关键。采购权下放到最基层后,企业都在一个公平竞争的起步线上,优胜劣汰是很快的。”她认为,“如果这些做到了,任课老师教辅书采购中并无多少利益,自然不会无限采购。”

  然而,鲍红也承认,维护学生和家长利益的理想方案,会损伤原来行政主导较强的供应商和采购方的利益。而他们在行业有很强的话语权,甚至影响一些地方政策的制定。

  她建议,目前情况下,可以实施一种过渡方案,保持大征订、小征订、零售三方势力的相对平衡,让产业在相对稳定的格局下,充分发挥读者选择和市场竞争的作用,实现产业的优胜劣汰和良性发展。

  “‘大征订’要提升其公信力和权威性。”她认为,首先要强调评议的程序公正和信息公开,鼓励各省让更多优秀教辅书进入评议推荐,同时引入外部监督。不得以评议为名,实施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不过具体实施起来,如同各地的招投标一样,真正监控很难。”

  二是强调“自愿选择与无偿代购”。“教辅书评议应该像畅销书排行榜,它可以引导销售,但无权强制销售。而且不应规定渠道,凡有图书发行资格的企业都可以发行。”

  三是强调授权的法律属性。目前,各省均将教材社的授权书作为评议送审的前提条件——无论这些教辅书是否侵权。“授权与否应通过法律标准和程序来判定,评议只应负责推荐优秀教辅书,教辅书是否侵权应由教材社与教辅机构通过法律渠道解决。”

  “对于小征订而言,要解决质量良莠不齐、高码低折的顽疾。”她建议,一要提高从业门槛,如强调一书一号,治理教辅书过多过滥;二是对所有教辅书进行限价,由行业协会出面,为教辅书设定最高指导定价;三是加强教辅书征订环节的监督,防止利益交换。

  “零售是最健康的业态,能够被读者选择留下来的,质量通常较好,销售中也不存在腐败或强制问题,应予以鼓励。”

  中部一个地级市重点中学的李校长也认为,选购权应该给老师。“要相信基层,多数老师对教学质量是负责的。说基层采购有腐败,但交给上层统一采购,可能导致更大的腐败。现在基层老师没有选择权,征订前也看不到样书,只能从评议指定的几套里面选。”

  张老师是东部一个省会城市重点中学的老师,他说,原来市教研室发一套教辅书,统一征订,与教材一起发,这几年不做了,省教研室还有一套,原来一个学生发两套,都是向学生收钱。好学校嫌简单,一般的学校觉得还可以。“现在我们教辅书是班长去批发市场选,老师推荐,一个班统一用一种,都是学生自己买,学校不干预。”

  他说,好学校都是自己老师精选各种教辅书的好题,摘出来让学生做。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不一样。教材都难易不一,现在有多个教材版本,针对不同层次,教辅书只是一种辅助,更没必要统一。

  相关文章

  教辅图书乱象背后的症结

  “教辅新政”是如何走偏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