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一档电视节目《最强大脑》,涌现不少天赋异禀的达人。笔者近日重读《三国演义》,受该节目启发,从中搜罗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若组成最强大脑战队,其阵容亦足以震古灼今。
《三国》里最光彩照人的莫过于诸葛亮了。书中并未直接描述诸葛亮的脑力究竟如何,但仅以草船借箭一例,其精准算计即足以令人折服。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凤雏庞统亦非泛泛之辈,初投刘备时只做了个小小县令,终日饮酒,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问责,庞统醉眼惺忪,却不消半日便将百余日内积压的公事一一处理完毕,“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
关于东吴统帅周瑜,史书曾有“周郎顾曲”的记载。江东名师喜于宴饮之际有弦乐助兴,只是筵席上觥筹交错,醉意朦胧,大概无人专心听曲。然而弹奏者若稍有差池,精通音律的周瑜便能觉察,随即扭头去看是谁出错了。
因周郎英俊潇洒,酒酣时愈加意气风发,弹奏的女子为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演义里没写这一段,不过周郎远见卓识,神机妙算,其大脑又岂是常人可比?
还有,蔡邕暗摸碑文能读,曹植七步之内成诗……而孔融、杨修、秦宓之辈,俱是胸藏万卷,辩才无碍,书中不能面面俱到,故未曾予以详述。
最强大脑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记忆力超群,《三国》里有四人堪称个中翘楚。
阚泽,东吴谋臣。阚泽少时家贫,无钱供读,便替人打工,曾向人家借书来看,看过一遍就不会忘。阚泽口才敏捷,赤壁一战,若非他看破苦肉计,密献诈降书,打消曹操顾虑,黄盖恐怕要白白受苦一场了。
王粲,曾为刘表幕僚,后归附曹操。王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他与人同行,路边石碑上的铭文,看一遍即能背诵。有人下围棋,不小心将棋局弄乱了,旁观的王粲却能立马照样摆好,一个棋子不会错,哪怕已下两三百手。
张松,先为刘璋属下,后暗助刘备入川。张松其貌不扬,身材短小,常遭人藐视。张松作为刘璋使者前往许都游说时,曹操门下主簿杨修见他放荡不羁,有心刁难,便取出曹操未曾公开的兵法著作《孟德新书》以示其雄才大略。张松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十三篇,却大笑说:“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当即朗诵一遍,一字不差。
杨修大惊之余甚为叹服,于是极力向曹操推荐张松,曹操却不信此人能过目不忘,还以为古人与他英雄所见略同,便命人将《孟德新书》撕碎烧毁。
祢衡,起初隐居不仕。孔融对祢衡推崇备至,上表举荐他入朝为官。表中盛赞祢衡“目所一见,辄诵之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孔融还拿西汉时的理财家桑弘羊、丞相张安世来作比较。
桑弘羊精于心算,善于理财,13岁即在汉武帝身边担任侍中,后在聚财富国方面大显身手。张安世也是汉武重臣,因记忆力超强屡被擢用。武帝曾丢失三箱书,而其中的内容张安世竟均能记得。
这二位治世能臣,才能超卓令人惊异,不过在孔融看来,拿他们与祢衡相比,就都不足为奇了。
《三国》作为小说,不免掺杂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鲁迅就曾说该书“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总体而言,《三国》写人记事基本与正史相符。在三国鼎立群雄纷争的时代,英才辈出乃势所必然,他们的智能或许表明了人类的脑力曾经达到了怎样的强度。(成健)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