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马文华 张一民)当前,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受到的社会关注越来越高,社会救助和康复保障工作也在逐步完善。一些康复良好的自闭症儿童在长大后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但其生活来源问题依然成为家庭的难题,尤其是当其父母步入老年后,这些大龄自闭症患者该何去何从?
2013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人士及其服务现状调查(华南地区)》数据显示,超过94%的家长非常忧虑孩子将来的生活、就业及安置问题。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在康复机构呆几年之后就会选择回归家庭,但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在家里又缺乏及时的康复巩固训练,许多大龄自闭儿就闲赋在家,无所事事。缺乏职业培训,没有单位愿意接收,大龄自闭症患者社会劳动就业也基本空白——大多数患者只能被“圈养”在家中,甚至被铁链锁在家里。长此下去,他们可能会出现能力消退,影响他人生活的情况。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的特殊教育专家王培实博士告诉记者,一些自闭症患者虽然语言能力欠缺,但一部分恢复良好自闭症患者在长大后还是能胜任一些工作,如超市的摆货员等。这类人群更专注,更精细,给予他们合适的工作会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一个患儿影响一个家庭,日渐增加的患病人数最终会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但如果,从家庭到社区、从医院到政府,都能给予尽量多的帮助和支持,那么,就可以让更多精神病患者走出阴影,也有利于减少公共安全的隐患,让整个社会更为和谐稳定。“希望政府能为自闭症患者创造一些适应其性格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王培实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