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刚刚发布,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这一指数终于结束连续三个月回落,新订单、生产等主要分项指数均有小幅回升,但回升幅度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反映出指数回升力度有所偏弱。
现代物流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二月份PMI有所回落,三月份有所回升,生产新订单等主要指数都在50%以上,也表明虽然回升温和,但是结合主要分项指数来看,经济运行的质量和稳定性有所提高。首先,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经济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小企业PMI指数最近两月连续回升。2月份也扭转了持续5个月下降局面,较1月份上升1.8个百分点;而3月份环比又上升了0.4个百分点,达到49.3%,也创出了自去年9月份以来首次回升到49%以上,已经接近50%的临界了。像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范围的扩大等政策持续释放红利,也对小企业等新兴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外部环境也比较好,有利于出口稳中趋升。
3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扭转了连续3个月下降,回升了1.9个百分点,达到50.1%,重回50%临界点以上,这也预示着世界经济持续好转,开始对我国出口产生利好影响,后期出口有望企稳回升。另外,现在就业也是稳中有升,从业人员指数是最近4个月以来首度回升,3月份达到48.3%,较上个月上升了0.3个百分点。从生产形势来看,生产指数自去年12月份以来持续下降,3月份是稳中略升,为52.7%,较上月上升了0.1个百分点。像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均有明显回升,说明进入3月份以来,企业原材料备货是较为积极的,开工率趋于上升。
除了这些经济运行中的亮点,首先,下行压力其实还不容忽视,3月份PMI指数回升还比较弱,尤其是新订单指数回升力度明显不足,回升仅有0.1个百分点,往年同期的回升幅度平均为3.5个百分点。而新订单指数目前仅为50.6%,也低于去年同期的1.7个百分点。与此相应,价格现在在持续下降。购进价格指数今年以来又持续下降,由去年12月的52.6%下降到50%以内。3月份是44.4%,又比2月份下降了3.3个百分点。这些情况都反映出现在是需求偏弱。
从企业角度来看,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受订单不足、劳动力成本上涨、资金紧张三大问题的困扰。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今年以来,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3月份,在受调查的企业中,反映这一问题的企业比重达到42.5%,为去年以来的最高值。(记者张棉棉)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