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候鸟连接世界”——中国观鸟活动与生态建设对外合作前景看好

2014年03月30日14:3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候鸟连接世界”——中国观鸟活动与生态建设对外合作前景看好

  新华网福州3月30日电(黄鹏飞 曹佩弦)正在福州举行的中国福建·首届国际观鸟博览会,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国际观鸟博览会。国际鸟盟荣誉副主席、挪威生物学家彼得·谢伊29日在博览会开幕式上对中国近年来的观鸟活动发展和生态建设表示赞赏。

  他说:“民间的参与对于我们的鸟类和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听闻目前中国国内已经有超过30个观鸟组织,仅福建观鸟会就有10年的历史、超过1500的会员数,这是非常让人惊喜的。”

  彼得·谢伊介绍说,目前挪威政府跟中国政府就环境保护已经开展了多个合作项目,希望在官方的带动下,可以有更多的民间响应和支持。同时,国际鸟盟跟中国鸟类学会于2013年11月签订了谅解备忘录,预示着国际鸟类保护组织跟中国内地将会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候鸟连接世界。”彼得·谢伊说,东亚沿海、北美阿拉斯加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太平洋候鸟迁徙繁殖的三个重要区域,很多鸟类每个季节都会在这些地方迁徙。从某种意义上说,候鸟们将沿途不同的国家联系在了一起。

  “黄海是很多鸟类的栖息地。比如斑尾塍鹬,它们每年都会到阿拉斯加繁殖,但很快就又迁徙到新西兰,只有回到黄海才会待得比较久。”美国奥杜邦协会执行主管尼尔斯·沃诺克博士强调中国黄海和相邻沿海地区对候鸟生态的重要性。

  这也得到了澳大利亚鸟类学、湿地生态学专家菲尔·斯特劳的认同:“中国的黄海地区十分重要。可以说,没有黄海,就没有鸟类迁徙。”

  “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依赖各地的志愿者和组织给我们提供观察信息。”菲尔·斯特劳介绍,中国本土观鸟协会和生态保护组织的发展给相关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买得起更好的望远镜、相机,也能向外界分享更好的图文资料。“我们跟《中国鸟类观察》开展了合作,互相翻译分享研究资料,希望能增进合作。”

  “中国的观鸟和环保事业在过去5到10年成长非常迅速。政府和环保组织越来越多地开展活动,而大众也更加意识到鸟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国际教育主管巴里·库珀说,英国的观鸟和保护事业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将先进经验和保护方法介绍到中国,而这也将带来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扩张,生态保护和建设成为了全球合作的课题。“中国生态建设的最大难题即经济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破坏现象。”尼尔斯·沃诺克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的矛盾是全球性的难题。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