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记者昨天走访主城幼儿园发现,给孩子喂药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近来,连续爆出外地多家幼儿园私下给孩子喂药,引发不少家长担忧。在重庆的这些幼儿园里,孩子服药到底有何程序?昨日,我们走访主城区几家幼儿园发现,各个区对于幼儿在幼儿园服药都有严格规定。
家长填写喂药委托书
昨天上午,4岁的小毛跟着妈妈进入渝中区机关幼儿园大门,爬完一坡梯坎,保健室的两名医生正拿着体温枪等候着。
“宝贝,来,我们查查体温。”保健医生冯永秀拿起体温枪,轻轻放在小毛的额头上。另一名保健医生周思羽拉起小毛的左手,查看是否有疱疹、水泡等。检查完毕,小毛领到了一张绿色卡片。
3岁半的思思有点咳嗽,但体温正常,没有其它症状,晨检结束,她领到了一张黄色的卡片,上面写着三个字:“请关注”。
冯永秀说,如果孩子需要在幼儿园吃药,会领到一张红色卡片。家长在送孩子抵达幼儿园的时候,必须提交一张儿童喂药委托书。
在这张委托书上,必须写明孩子的所在班级、名字、药名、剂量、喂药时间、用药原因、出示处方情况和家长签名。保健老师会根据委托书上的时间,将药拿到孩子所在班级喂服。
在保利心语幼儿园,孩子需要喂药时,家长必须填写服药登记本,老师会按时、按点、按量给幼儿服药,服药前要对服药人、服用药物、服用剂量等认真核对。
处方药需要医生处方
在渝中区机关幼儿园保健室的玻璃柜里,记者见到的大都是一些外用药,药品功效主要是治疗外部伤口,比如皮肤擦伤、止疼祛瘀等。
周思羽说,除了这些外用药,幼儿园口服的药品就只有退烧药,但是服用退烧药前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征询家长意见,幼儿园无权擅自给幼儿喂药。
小小班的丁丁因为感冒,已经连吃5天药,前天,在外婆拿来的药品里,周思羽发现了抗生素药品,虽然委托书上写明了药品的服用方式,但是周思羽没有给孩子服用。
昨天,周思羽跟丁丁的外婆解释,抗生素类药品,如头孢、青霉素等,家长必须要出示一周内医生所开处方,方可委托在园服用。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突发身体不适,一般采用的做法是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来接走幼儿并提示家长及时送医治疗。如果遇到幼儿病情变化突然且时间紧迫的,会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同时幼儿园将孩子及时就近送医。
保利心语幼儿园的沈老师说,幼儿园里没有内服药,只有酒精、碘伏等外用药品。
重庆宜生教育机构董事长杜畅说,在他们幼儿园,抗生素是不能进幼儿园的,如果家长的确有需要,可以在门禁处自己给孩子服用,但登记表格上必须注明一些情况,如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老师将及时关注。(记者 林祺 实习生 丁诚程)
特别提醒>
4招规避“被喂药”
1.孩子上学前,家长仔细了解幼儿园情况。比如家长可询问幼儿园:“我的孩子生病了,我们可不可以把药带到幼儿园去喂,你们是什么样一个制度。”如果幼儿园在喂药这个事情上,管理很严格的话,就比较值得信赖。
2.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多观察。如果出现“被喂药”的情况,孩子多少会有一些反应,家长比较细心的话,可能就会提前看出一些端倪。
3.多和孩子互动,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这样会更真实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4.多和其他家长交流。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可能同样的药量,有的孩子没什么反应,但有的孩子就会出现一些反应,家长之间及时交流,可能就会避免比较严重的问题发生。
(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