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3月21日电(记者雷敏)眼下,旨在打通线上与线下的O2O模式成为国内零售业炙手可热的话题。电商也好,传统店商也罢,无不绞尽脑汁想试水这一全新模式以占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电商与店商握手言和
老话说得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从最初的博弈到如今的共生共赢,新兴电商和实体店商之间的关系,正在被贯通线上线下的O2O商业模式旋风般地改写。
“去年年初还是水火不容,今年已经转变为电商纷纷想跟实体零售商合作。从相克到共生,这才是完整的、更和谐的生态链的发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说。
以电器销售起家的传统零售商苏宁,去年以来借O2O向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全渠道“云商”模式转型,被业界比作“大象跳舞”。
“以前消费者是去实体店购物,后来演变为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都能购物,现在则变为O2O购物,实际上是一种穿越式购物,即借助移动互联网终端,在虚实之间不断转换。”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说。
不止是传统店商,新兴电商也把触角延伸到线下。近日,京东牵手全国万家便利店,承诺在京东下单,如果附近有便利店,15分钟送货上门。
“我们的商品品类、物流配送能力都有局限性,再加上有些品类的毛利率永远不能覆盖物流成本,所以要研究与实体店的结合中有没有商机。”京东首席物流规划师侯毅说。
“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中希望线上体验、线下交易,或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的消费者占比非常接近,都在74%至75%之间,这说明消费者其实不分线上还是线下,他们更在意的是虚实之间的无缝切换。”埃森哲大中华区互动数字营销服务总监文迪说。
据埃森哲调查,国内63%的传统零售商已经开展多渠道零售业务,包括实体门店、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暂未开展多渠道业务的零售商中78%的商家也声称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开展多渠道电商业务。
真正试水需因企而异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O2O模式“看上去很美”,代表未来零售业发展的方向,但目前许多企业还只是处于试水阶段,盈利前景不太清晰。具体到每个零售企业,也不应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经营的特点,寻找个性化的切入点。
“O2O时代没有最好,没有唯一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应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模式解决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阿里巴巴无线事业部总监红由表示。
孙为民指出,电商也好店商也罢,都可以把O2O业务做起来,但是要想做到赚钱,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比如有的商品单价、标准化程度较高,物流划算,有的商品物流不划算,这个问题就应做一个前置性的处理。
宏图三胞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花贵侃认为,如果大家都做一样的O2O,其实是比较危险的事情。O2O本身只是一种形式,关键还要明确企业定位是什么,你的客户在哪里,你向你的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就像选择和微信合作,实体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刷卡费用可以降低,这就能实现盈利,我们每一个设计都应考虑对企业本身是不是有利。京东承诺15分钟送货,如果没有货就不能调拨,调拨就会亏损。”花贵侃说。
拍档电子(上海)公司零售业务总经理孙凯锋强调,对线下零售商而言,比如百货公司,O2O的重点应放在对服务的补充上,而超市类公司的重点则在于对销售渠道的补充。
O2O核心在满足消费需求
不管是否O2O,如何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思维再造零售全产业链已经是全行业的共识。回归服务,围绕消费需求重塑全渠道购物环境,将是“蓝海”淘金的制胜之道。
“互联网给中国零售业带来的不仅是商业模式上的冲击,关键还在于思维上的变化。近些年来,许多传统零售商缺少自营,没有买手,缺乏对顾客的了解,在这方面有很多课要补。”郭戈平说。
孙为民表示,从商品物流、支付技术、信息互动开发等方面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O2O应用。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O2O在虚实之间如何穿越,最终目的都是给消费者提供可感知、可触摸的一种生活场景和方式。
记者了解到,从技术层面来讲,现在一些技术服务商已经能够对消费者进入购物中心后驻留在哪些品牌进行数据搜集,对于服装店而言还会关注单品,某个单品被拿起来多少次,价格贵了,还是品质有问题,进了多少次试衣间,都能进行数据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