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数据在全球的交换合作是通过世界气象组织(WMO)进行的。几十年来,通过WMO的安排协调,天气数据得以在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实时交换。比如中国可以实时从美国获得天气数据,反之亦然。天气与气候的全球性,使得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沟通合作不顺畅,那么所有的国家都将遭受损失。而事实上,天气和气候领域的国际合作目前可以称得上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在美国国内,这种合作是通过三个领域进行的——政府(主要是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学术和研究机构,以及美国的天气行业(一些大大小小的私营公司)。通过合作,这三个领域为美国的公众和各行各业提供天气预报和相关信息。新的相关技术和科学理论也都在不断地发展中。
目前,移动设备是全世界数十亿人获取天气信息的主要方式。当你使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时,所获取的私人化、精确的天气信息,是全球战略与科技合作的结果。
2013年11月8日的台风“海燕”,造成了约7000人死亡。如此巨大的伤亡人数,与前期预报不准确有着直接的关联。在“海燕”到来之前,有关部门没有做出关于此次台风的准确预报,台风的强度、登陆后可能造成的影响等都不确定。而政府也没有及时将获取到的信息告之公众,这直接导致公众在台风来临前没有紧迫感,也没有被强制转移。
热带风暴、龙卷风、雷电、洪水、暴风雪、冰雹等都是突发的严重天气事件,其他的一些天气事件虽然不具有短时、突发和猛烈性,但长时间下来,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比如空气污染、干旱、热浪以及寒流等。
对于那些突发的、短时期内影响较大的天气事件而言,迅速、及时的信息传播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对于那些长时间累积造成危害的天气现象,虽然有着较长的响应时间,但其危害也同样不可小觑。
(来源: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