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通讯员于芳
“1997年,香港回归了,20岁的我也扎根在气象局了,一转眼15年过去了。回想起当年躲在房间里背规范、抄电码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连年轻时脸上的痘痘现在都还在呢。”说话的是一名叫做宋雪的基层女观测员。
辽宁省大连市的庄河气象站是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除每天24小时正点数据维护与传输以及各类重要天气报告拍发等基本业务外,还担负着24小时编发航危报的艰巨任务。观测员就这样从白天到深夜,十几年如一日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做着相同的事。全体观测员所经手的每一份报文与数据,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现象符号都不允许出错,也一分钟都不能耽误。每次发报前短短几分钟内他们神经紧绷,注意力高度集中,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遇到恶劣天气时,忙于编发各种报文的他们几乎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这样的紧张时刻每次都少不了宋雪忙碌的身影,至于多少次则早已已经数不清了。
“现在都有点害怕睡觉了,因为经常做噩梦。电脑坏了,仪器丢了,发错报了……常常被惊醒。”宋雪说。可想而知干这一行的受的都是“内伤”,大多数人患有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强迫症……这也是宋雪身体瘦弱、脸上的痘痘一直在的原因。
“看到每个观测员,尤其是徒弟们都获得国家优秀观测员称号,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宋雪骄傲地说。作为预审员的她必须要比别人更熟悉规范和相关业务技术规定,严格按照预审办法认真预审每个观测员的原始记录和各种报表,纠正错误,严把质量关,将错情扼杀在萌芽中。每当她毫无保留地将所学所悟传授给每个徒弟时,心里总是想着一定要让徒弟们“青出于蓝胜于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站的观测质量不受影响。截至2013年,测报科已获国家级优秀观测员22次,每个观测员都获得过此项荣誉。
作为一名合格的观测员除了要有超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更应具备良好的心态,宋雪就懂得从枯燥中寻找快乐。她说:“仰望天空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美丽的瞬间,每次我都会非常兴奋,随手把它们拍下来,闲暇时拿来欣赏是一种享受,这可是当观测员的优势哦。”其实这些瞬间不仅仅是用来欣赏的,更是为以后的观测工作以及后辈留下珍贵的参考资料。
爱操心的她,老给自己“揽活儿”,并且每次都完成得非常漂亮。2009年她接手了单位的档案工作,把1955年建站后的会议记录、上级文件、所获荣誉等所有“家当”统统翻出来,从头到尾按档案管理相关要求重新整理、分类、录入、归档。从无到有,从建立到健全,再到如今的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用“白手起家”来形容绝对不夸张。
宋雪是大家眼里的“铁人”,然而,当谈到家庭的时候,却触到了这个铁人的软肋。“我是个不称职的女儿、妻子和妈妈。”她脸上写满了愧疚。通过同事笔者了解到,为了工作她牺牲了很多。女儿四岁的时候患上了急性肺炎、鼻炎、中耳炎综合症,住院一个多月她都没能照料。孩子出院后甚至都有点不认识妈妈了,她抱着女儿哭了半天。那时候正值汛期,考虑到值班员身体都有些吃不消,她硬是把家里的事情瞒了下来,而且瞒得“天衣无缝”。2012年庄河遭遇好几次大暴雨,宋雪基本上是住在单位,本来瘦弱的她又消瘦了不少。
雷雨交加的夜里,刺骨的寒风中,瘦弱的她无数次穿梭在两点一线间,用数字、符号记录着天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场“喜怒”,用他们的“专属语言”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及气象服务等提供重要参考。不经意间,在记录天空美丽瞬间的同时,她也成为了天地间一道美丽的风景。
(来源: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