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普洱市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门前燃放鞭炮,庆祝副省长沈培平被查。
阅读提示|3月13日上午,非年非节,位于普洱市主干道振兴大道的云南省普洱市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原云南思茅交通运输集团公司)门前,十个一万响的鞭炮被摆成一个“V”字形燃放,公司门前挂着“贪腐分子沈培平被查处,罪有应得,大快人心”的横幅。
“鞭炮大部分是当地的公务员送的,一小部分是工人自发买的,沈培平被查处大家都很高兴。”现场的一位市民对记者说。
3月12日,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沈培平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在升任副省长之前,沈培平曾于2004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普洱市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
被曝介入企业改制引发职工不满
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改制前为云南思茅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改制后该公司将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从公司全部退出,终止公司国有企业性质;调整职工的劳动关系,终止职工“国有”身份。
原云南思茅交通运输集团公司职工杨乡云说,2003年10月,原云南思茅交通运输集团公司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沈培平介入领导改制小组。
记者采访的资料显示,该公司2221名职工中,有800多名被以开除、内退、病退等理由除名,占总职工人数的36%。
“公司执行的是钱走人走,钱在人留。职工的工龄置换金,你要拿钱,立马让你下岗。”一位职工说。
2003年12月,职工开始了历时多年的讨说法。2010年,杨乡云、李金玲、陈玉华等38名职工代表前往北京递交举报材料,被安元鼎保安公司截留后移交给普洱市公安局。
2010年5月,杨乡云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同年7月,杨乡云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这不是笑话吗?我是党员,他们没有开除我的党籍就判刑。”杨乡云说道。
曾经多次和沈培平接触的一名普洱市政法干部向记者透露,在市常委会上,沈培平在指示公检法办案时曾毫不掩饰地说:“举报人抓了,给他们判刑,抓错的也要抓,判错的也要判。”
推行“普洱式拆迁”曾被央视严批
云南省商务厅一李姓退休干部告诉记者,沈培平在任普洱市市长期间,强势推行的旧城改造工程,被视为其“落马”的最大诱因。
2010年9月13日,央视《焦点访谈》以“‘旧城改造’与‘商业拆迁’”为题严批沈培平推行的“普洱式拆迁”。
普洱市政府于2010年4月连续出台的两份文件,为拆迁定调“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文件中表述:“市政府将对中心城区进行旧城改造,部分地段将进行拆迁,范围涉及500亩土地,1800多户住户。”文件还明确规定了所有住户都必须签订搬迁协议的具体期限。据调查,很多住户表示不同意拆迁。
普洱市政府对于此次拆迁工作,已经硬性规定了每一阶段的完成期限。4月份发通知,7月底完成签字,8月份土地挂牌出让。为了保证短时间内完成拆迁,普洱市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在一份市政府文件中,要求将签订拆迁协议的任务分配到住户所在单位,各单位要成立拆迁工作领导小组,单位领导充当第一责任人,并实行层层包干,如果某一级责任人所负责的范围内有人不签协议,那么这位责任人就会被通报、问责,甚至免职;这项工作被作为党员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
在2010年4月28日召开的普洱市旧城改造领导小组动员大会上,沈培平说出了那句令人哗然的雷人语录:“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好,不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坏。”
由所在单位领导出面做工作的方式,给了住户很大压力,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在协议上签了字。一位住户说:“领导说了,如果不支持配合,就是砸他的饭碗,他也会砸我的饭碗。我仅以工作收入来养家糊口,所以说,种种压力下也不得不签。”
沈培平的“电梯式升迁”也饱受公众质疑。他以专科学历起步,由一个中学教师进入官场后,其仕途呈现跳跃式跨越,学历也如“翻跟斗”般到了博士。
2007年7月,沈培平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同年12月,他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科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资源学院兼职教授。沈培平从博士毕业到成为兼职教授,仅花了5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