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田瑜 李天真)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做客新华网2014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闫希军]:我觉得这是我们在医学模式转型上的问题。现在这个医学模式转型应该说有患者的心理因素,再加上社会环境因素,再加上生物医学的因素,形成了一个复合的医学模式。这个医学模式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转型过程当中还没有完全转型,在体制上、治病路径、流程、规则上遇到了问题。还有就是现在医院在价值上形成了一个错位,我们到了医院花了钱却没有给他一个价值相等的回报,所以就形成一个心理上对价值回报的差异性,他在社会上能够获得相对的差异性比较小的价值回报,到了医院他完全体会不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没有这么大的投入,医院采取的是自收自支的形式,就是自己收入、自己开支、自己养活自己。长期以来这个医院的属性就变成了一个盈利单位、创收单位。又不能给患者提供一个价值对等的服务,社会上这么大量的病人压着它,他又没有这个时间和空间提供这样的服务,还要承担这么重的任务,他还要赚钱养活自己。那么患者就认为你赚了我的钱,为什么不能给我提供好的服务?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着医疗体制的深度改革,医改最后要改到体制上,要回归医院的属性,就是服务型的、公益性的。所以我们的医院现在要回归,回归的话全部不要钱,国家又养不起。所以我们这次提出建议,医院要从体制上进行深度的医改,要三权分离。国家应该对医院的资产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我们国家按照人口居住或者人口流动的布局医院,医院的规模到底多大是合适的,我们无限地在一个地方扩张医院,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国家就有的放矢地按照这个规划投资建设医院。
[闫希军]:再一个就是院长的管理权,国家把它的定位定在医疗体制建设、医疗整体规划、医疗指导监督上,院长应该通过市场聘任,这样的话院长就可以自己组建管理班子,受社会监督、受上级部门监督。再一个就是医生,五六年前国家就提出要释放医生的劳动力,形成自由执业,现在国家已经统一让医生能够自由执业,但是现在机制还不够健全,医生还不能自由自在地像律师一样实现自由执业。因此我建议医生的注册权放到医师协会,全国的医师协会、各省的医师协会,把医生的人事权不要锁定在某一个医院,他只是聘任阶段的一个管理权。这样的话就把劳动力从组织体系上大大释放开。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就都可以去聘请医生,所以是三权分离。还有建立三个投资机制,国立医院按照总体规划和布局,哪些是公益性的、国家保障性的要广覆盖、兜底的;还有拿出一部分医疗资源让社会投资,变成混合性的医院,这些医院发挥专科的职能,小的、精制的专科;还有就是建立康复医院,把上游疾病风险期一过的病人马上转入康复医院;还有就是释放政策,让社会投资的力量投资高端服务,高精尖的这些康复、医疗、救治医院。这些医院建成后就要分流一部分富裕的、个性化的需求人群,形成三级投资、三个不同模式,这就符合了所有不同人群的需求。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