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大势
利息的绝对值减少了,但人民币在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却提高了。而这才是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央行行长周小川昨天(3月11日)上午在全国两会记者会的答问中表示,存款利率最后要放开,这应该也是利率市场化中最后一步,因为其他的很多利率都已经放开了,存款利率放开肯定是在计划之中。他个人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
周小川在这里说的存款利率放开,严格地说指的是人民币存款利率放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其实,在此之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积极推进,早在2000年就已放开了外币贷款和300万美元以上大额外币存款的利率,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已经从3月1日开始在上海自贸区放开,相信在自贸区取得经验后,很快就可以在全国推行,这样外币存贷款利率就可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在人民币方面,我国已于去年7月放开了贷款利率管制,但由于人民币存款利率还没有放开,这项改革的效果并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因此,现在整个市场对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产生了很迫切的期待。
即使是在目前,人民币存款利率已经不是“铁板一块”,央行虽然规定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但又允许各家银行可以在此标准上对利率实行上浮,只是它限定了1.1倍的上限。在目前银行之间展开的吸储竞争中,各家银行出台的存款利率大都已在上限之内浮动,一些地方银行开出的利率很有竞争力。
但是,即使央行取消利率上浮限定,银行自定的利率也不大会突破目前规定的1.1倍的上限,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成本核算的问题,过高的存款利率需要相应的贷款利率来配合,但在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很高的情况下,银行再上浮贷款利率的空间基本没有。从这一点来分析,人民币存款利率实现市场化的条件实际上已经成熟,它成为现实的时间可能要比周小川现在预计的时间更早。
正像周小川行长所说的,市场上肯定存在一种力量是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因此各种新兴的业务、新兴的业务方式,也都是对利率市场化有推动作用的。周小川的这番话,很明显是针对最近出现的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创新工具的表态。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有生命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寻找到了目前人民币存款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的市场机会,而人民币存款利率一旦实现完全的市场化,随着各家银行之间为吸储而展开的竞争,这种机会将不再为互联网金融所独享,而是可以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手段。这样一来,它就能够对人民币储户带来丰富的机会。不过,这种机会维持的时间不会太长久,因为与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应的是贷款利率市场化,在贷款客户的压力之下,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把存款利率提得太高。如果贷款客户有足够的博弈力量,甚至可以倒逼银行在现行基础上降低存款利率。
当这种格局形成以后,虽然储户得到的利息从绝对数额来说似乎会减少,但整个社会的资金融通成本将有所降低,有利于实体经济的繁荣,当然也有利于民众的利益,这与储户作为民众一分子的利益追求是不矛盾的,利息的绝对值减少了,但人民币在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却提高了。而这才是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周俊生(财经评论人)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