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造就了今天的东莞,而明天的东莞还要依赖深化改革才能保持城市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长袁宝成赴京参加“两会”前表示,“不改革,就会输在新的起跑线上;改革越主动,受益就越早;改革越坚决,获利就越多。”
适逢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这个春天的最强音。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了改革,充分说明了本届中央政府致力于改革的决心和意志。而在东莞,党政领导对于改革也是一再强调。上周,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到莞城调研农村综合改革时说,莞城要领会好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精神,增强深化改革的紧迫感,坚定信心,明确目标,突出特色,追求实效,通过深化改革,争创发展新优势。
可以说,徐建华所强调的,与李克强总理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高度一致,都是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放眼世界范围,形势颇为严峻,全球经济复苏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这为东莞外向型经济带来诸多变数;而打量自身所处的发展环境,东莞也被认为“标兵已远,追兵已近”,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正因如此,全面深化改革在东莞显得异常迫切,必须以此凝聚攻坚克难的共识,推动东莞新一轮发展。
2014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已经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袁宝成表示,今年东莞将力争在六个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二是工商登记后续监管改革;三是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综合改革;四是政府机构改革;五是户籍制度改革;六是公交体制、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改革。他坚信,东莞只要按照既定目标持之以恒地推进,今年的经济增长将持续向好,迈过“爬坡越坎”阶段和突破转型升级“拐点”将很快到来,高水平崛起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从目前来看,东莞将抓住几个重点来打好攻坚战,以此带动改革全局。不仅如此,东莞在工商登记改革等方面,也是不负众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通过试点改革,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探索建立了“宽进严出”的监管机制,其之于改革的创新能力难能可贵。接下来,东莞将加快构建“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力争探索工商登记改革后续监管的东莞经验,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从深处着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已经成为本届政府的坚定意愿。对于东莞而言,只有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与深度,才能继续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与此同时,结合自身特色,挖掘潜在空间,实施创新驱动,也将是东莞面向改革试卷的主动出击。
毫无疑问,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此外,各个地方、区域发展程度不同,改革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东莞改革要从发展大局出发,政府不仅要转变自身职能,也要研究制定大量激励政策,吸引各类发展要素在东莞进一步集聚。通过政府引导、法治手段以及市场经济的规律,把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交给企业等市场经济的主体。
中流击水,不进则退。如何让市场主体更好地成为发展主角,激活市场活力与潜力,正是深化改革的主战场。站在新的起点上,东莞面临着各种考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东莞在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在制度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将改革共识转化到实际行动中,继续争当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朱晋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