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吴文锋
两度“被倒闭”的内衣大鳄——广东嘉莉诗国际内衣有限公司(下称“嘉莉诗”),这回真的走到了生死关头。
近日,创立已近19年、位列盐步内衣行业第一梯队的嘉莉诗,其公司总经理丁小平在媒体上公开爆料称,因主业资金被创始人何栢强抽离流向房地产、白酒等行业进行跨业投资,导致公司目前亟待亿元资金“输血”,否则恐怕难以熬过今年5月。
当跨业投资已成为现代企业分散经营风险、实现多元扩张的重要经营理念时,何栢强的跨业投资为何却让主业遭遇“生死劫”?南方日报记者近日深入调查发现,何栢强近年涉足的跨界投资至少达到5大行业,其中白酒、房地产更是众多制造业老板所热衷的行业。在近年“实业”难守的情况下,这些被众多老板奉为“赚快钱神器”的行业到底为何栢强带来了什么?
危机暴露
近百名员工先后离职创始人状告公司
懂得玩营销的何栢强,用18年建立起一个年生产能力达1000万件的内衣王国,在盐步内衣行业位列第一梯队企业。但2012年起,公司开始暴露出资金紧张问题,新股东的引入似乎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尽管小林(化名)现在关心的只是什么时候能向嘉莉诗讨回属于自己的员工赔偿,但对于自己目前“命悬一线”的老东家,小林还是保有依恋:“如果公司还能恢复到以前,我们很多老员工其实还是很愿意回去的。”
她的这种依恋还如四年前刚踏入嘉莉诗时。2010年,早在毕业前就对嘉莉诗怀有敬意的佛山本地人小林,在毕业后进入嘉莉诗工作。
“嘉莉诗在国内内衣行业算得上是小有名气,即使和盐步内衣几个大企业放在一起,实力一点也不弱。”小林对记者说道。
资料显示,1979年,香港胸围大王罗杰伦以“三来一补”的形式在南海盐步设内衣厂,之后带动起一批内衣企业的崛起,使得盐步一跃成为中国内衣工业的发祥地。
作为嘉莉诗创始人的何栢强与妻子并非从盐步第一代内衣工厂走出来,但在当时盐步内衣行业创业潮中,两人选择放弃国企“铁饭碗”,下海设立内衣厂。
“公司素来在宣传和推广上很舍得投入。”在老东家内负责市场宣传推广工作的小林回忆道。
注重宣传,懂得玩营销,被业内认为是何栢强近19年来能迅速建起自己内衣王国的一大“利器”。
其中,何栢强在2001年率先举办国内首场内衣真人秀表演,引起极大关注,成为了内衣行业津津乐道的营销事件。“何栢强在意识和行为上,向来显得比较大胆和前卫。”盐步某知名内衣品牌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这种大胆的作为让嘉莉诗旗下的“戴安娜”品牌一炮而红,而此后诸如聘请范冰冰担任“嘉莉诗”品牌形象代言人、在全国举行大型内衣巡展等做法,进一步打响品牌知名度,使得嘉莉诗一跃成为盐步内衣行业一线企业。
数据显示,嘉莉诗员工数量在顶峰时曾超过3000多人,在盐步拥有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工厂、40多条内衣生产线,公司年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件内衣。
但在2012年,在整个内衣行业行情低迷之际,小林也开始感受到公司的资金紧张问题。“当时感觉到公司开始压缩宣传推广的费用,与某些客户的结算周期也开始拉长。”小林回忆道。
资金紧张的问题,从引入新股东的做法中得到了印证。2012年4月,陈某以40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入资嘉莉诗公司,持股比例为50%。原来持股比例为100%的何栢强夫妇,在新股东入股后,何栢强持股比例变为27.31%,其妻子罗顺兴持22.69%的股权。
但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相反,小林愈发感觉到公司的资金紧张。据小林介绍,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小林与多位同事的薪酬从断断续续发放到拖欠工资。“我们接近100名员工在去年11月开始先后离职,然后联合起来到劳动部门提出申诉,要求支付欠薪和经济补偿。”小林说道。
戏剧性的是,与此同时,公司创始人何栢强却忙着与公司股东对簿公堂。去年4月,何栢强向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状告被告嘉莉诗,诉请解散自己所创立的公司,称因公司股东间矛盾无法调和,并诉求嘉莉诗支付2012年4月之前2.8亿元的利润。
但另一厢,嘉莉诗的大股东陈某却直接向警方报案,称何栢强夫妻二人涉嫌转移嘉莉诗商标资产。
近百名员工的离职,创始人忙着状告自己创立的公司,而大股东则起诉创始人涉嫌转移公司商标资产……这一切都说明了嘉莉诗内部早已危机重重,那么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嘉莉诗的这一切危机?
多元扩张
传创始人举债过亿“炒房”又“炒酒”
在何栢强近年的跨界投资地图中至少涉及5大行业,其中他最热衷的房地产、白酒投资也是近年众多制造业老板跨界投资的“宠儿”。传言其举债过亿元建房产项目、斥资过千万元在央视宣传白酒品牌,他把素来的大手笔,注重宣传的习惯都运用在这些领域,但效果却令人失望。
一位熟悉盐步内衣圈的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嘉莉诗的困境最主要在于公司创始人何栢强夫妇在内衣主业经营之外,过多过快发展其他跨界业务,而公司的盈利情况、自有资金等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快速的扩张。
丁小平此前在媒体上也表示,何栢强多项跨业投资项目的资金大多是采用抵押嘉莉诗资产的方式,一个月的利息达到几百万元。
事实上,在何栢强的跨界投资地图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房地产和白酒行业。
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早在十几年前,何栢强就曾经出资上千万元与人在黄岐合作开发房地产。而近十年来,何栢强在房地产领域的两次再出手,则被认为是“要命的”。
其中,一次是在番禺某房地产项目出资几千万元购置房产,但这些房产并没有卖出去,目前仍在对外出租。上述业内人士称,何栢强的这一投资行为当时因资金不足寻求与家人借钱,但遭反对,后来执意要投资的何栢强据说以高息贷款。
另一个被业内称为拖垮嘉莉诗的“致命伤”,也是丁小平在媒体上曾经提过的湖南房地产项目。该业内人士表示,业内盛传何栢强举债上亿元,在湖南常德进行房地产开发。
而就在大沥本地,也有何栢强踏足房地产行业的身影。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在几年前,何栢强曾在盐步穗盐路某村租下一块地,计划发展承载文化产业的商业地产。然而,截至现在,这块地仍未进行开发,目前与当地村民间仍有资金纠纷。
在“炒房”的同时,涉足酒业,成立广东栢强酒业有限公司,是何栢强跨界投资的另一大业务。该业内人士称,何栢强在白酒这个“盘子”上,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一个成为盐步内衣圈谈资的事情是,去年的中华龙舟赛中,广东柏强王酒业成为大赛赞助商。盐步圈内的一位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当时何栢强在中央电视台豪掷数千万元广告费,让栢强王酒的广告出现在龙舟大赛的电视转播中。
这种大手笔、大胆的宣传投入很符合何栢强素来的营销手法。但这种投入似乎未能取得相应的市场效果。
佛山本土某知名白酒企业高管向记者表示,从一线白酒业务员反馈回来的信息,即使在佛山,市面上几乎没有流通栢强王酒这一产品。
“他的做法很可能是到贵州等白酒重镇找了一些工厂,注册自己的商标,再加工生产。”佛山本土某知名白酒企业高管分析道,“这种做法很普遍,但在这几年高端白酒市场价格几乎腰斩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几乎都是死路一条。”
“后来在央视投的广告费用在支付上确实是出了问题。”小林向记者说道。没有如期支付广告费,导致去年下半年承包央视广告业务的某公司直接到嘉莉诗公司登门讨债,这一事件也在盐步内衣圈传得沸沸扬扬。
据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当时某广告公司的人员上了嘉莉诗公司的6楼——那里收集着数千件古董,一边看古董,一边谈债务偿还事务。
至此,何栢强在古玩领域的投资也开始为更多外界人士关注。对收藏钻石、玉石颇感兴趣的何栢强,兼任着广东省珠宝协会副秘书长。在其办公室6楼,他专门辟出400多平方米,作为古董古玩收藏室。
上述业内人士透露,何栢强的跨界投资地图,还不限于房地产、白酒和古玩古董领域。譬如,五六年前,何栢强曾开发过一个化妆品品牌,耗资数百万元,最后却不了了之。此外,来自佛山纺织行业协会一位工作人员也向记者透露,何栢强还曾经投资过家具业,产品主销美国,但这一业务后来同样销声匿迹。
不难发现,何栢强所涉及的业务之间相关性极低。佛山本土一位企业家对记者表示,何栢强的跨界投资几乎都是瞄准高利润、来钱快的行业,“这种跨界投资理念,在这几年制造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是许多实业老板沿用的思路。”
岌岌可危
亟待亿元资金“输血”
股东间积攒的矛盾让嘉莉诗一下陷入生死边缘,亟待过亿元资金盘活资产。盐步内衣协会表示目前政府已介入此事。一些离职的员工一边忙着向老东家嘉莉诗讨薪,一边还盼望着公司尽早恢复,能有重回的一天。
何栢强在跨业投资上所耗费的精力越多,意味他在主业内衣上的投入越少。
“何总(何栢强)有时候会过来抽调一些员工过去帮忙做白酒。”小林回忆道,去年上半年开始,何栢强在嘉莉诗内干脆大张旗鼓地做自己的白酒,除了带走一些员工去帮忙,他还曾经把栢强王酒的广告牌挂在公司操场,而这些举动引起公司股东的不满。
积攒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在去年4月,何栢强夫妇诉请解散公司,而大股东陈某则直接向警方报案,称何栢强、罗顺兴两位股东涉嫌转移嘉莉诗商标资产。
两个月后,何栢强夫妇的诉求被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但后来两人又被南海公安分局以职务侵占罪刑事拘留,7月两人才获得取保候审。
“嘉莉诗旗下的内衣品牌都因此受到拖累。”盐步某内衣品牌负责人惋惜道,嘉莉诗的内衣销售渠道因此大受影响。
对于嘉莉诗未来的发展走向,嘉莉诗职业经理人丁小平拒绝了回应。但丁小平此前在媒体上曾公开表示,嘉莉诗目前最大的危机是资金链很可能断裂,如果嘉莉诗要恢复正常运营状态,需要过亿元的资金来盘活资产。
此前丁小平还一再强调,尽管嘉莉诗目前深陷生死边缘,但嘉莉诗旗下的品牌仍然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公司目前还拥有一些优质资产。
南方日报记者从盐步内衣协会获悉,目前当地政府已介入该事件,但对于未来嘉莉诗的发展走向,协会的工作人员表示现阶段不便透露。
“如果嘉莉诗跨不过这道坎,那真的很可惜。”小林说道。这位已经离职的员工,始终还抱着一丝重回嘉莉诗的希望。
何栢强的跨界投资地图
房地产
投资金额猜想:过亿元
早在十几年前,何栢强就曾经出资上千万元与人合伙在黄岐进行房地产开发。之后在近十年,曾斥资千万元在番禺购置房地产项目,据传还举债过亿元在湖南常德建设房地产项目。
白酒
投资金额猜想:数千万
为宣传白酒品牌“柏强王酒”,在去年冠名中华龙舟赛,传言其在中央电视台豪掷数千万广告费,让栢强王酒的广告等都出现在龙舟大赛的电视转播中。
玉石古玩
投资金额猜想:不明
在何栢强公司的6楼,他专门辟出400多平方米,作为古董古玩收藏室。
化妆品
投资金额猜想:数百万
五六年前,何栢强曾开发过一个化妆品品牌,耗资数百万元。
家具
投资金额猜想:不明
曾经投资过家具业,产品主销美国。
■嘉莉诗大事记
1995年,何栢强夫妇下海创业,创立嘉莉诗,夫妇两人100%持股。凭着注重宣传与善于营销,嘉莉诗旗下的“嘉莉诗”、“戴安娜”和“妒”三大品牌在市场走俏,并一跃成为内衣行业高端品牌。
2012年4月,陈某以40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入资嘉莉诗公司,持股比例为50%,另外何栢强持有27.31%的股权,罗顺兴持有22.69%的股权。
2013年4月,罗顺兴、何栢强向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状告被告广东嘉莉诗公司,诉请解散公司,并支付2012年4月之前2.8亿元的利润。同月,嘉莉诗大股东陈某向警方报案称,何栢强、罗顺兴两位股东将嘉莉诗名下价值超过1亿元的全部有效商标转移到他人公司的名下。
2013年6月,何栢强、罗顺兴夫妇的诉求被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后来两人又被南海公安分局以职务侵占罪刑事拘留,7月两人获得取保候审。
2013年上半年,嘉莉诗内部不少员工反映工资遭拖欠,到了年底,近百名员工纷纷离职,并联合起来到劳动局起诉嘉莉诗要求赔偿。
2014年3月,嘉莉诗总经理丁小平在媒体上公开表示,何栢强近年通过抵押嘉莉诗资产来进行其他跨界项目,公司主业资金被抽离流向跨界项目,目前急需近亿元资金盘活嘉莉诗,并强调今年5月前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嘉莉诗能否继续维持运转下去。
统筹:
南方日报记者 叶洁纯
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叶洁纯 周冬冬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