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周健民建议划定生态红线 建设美丽中国

2014年03月06日09:41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周健民建议划定生态红线 建设美丽中国

  做好顶层设计,让生态红线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生态红线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保障线,让生态红线成为中华儿女享受碧水蓝天的安全线。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江苏省主委周健民代表农工党中央发言时表示。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的总体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作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健民说,目前,水利部已划定水资源三大红线,国土资源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国家林业局启动了生态红线保护行动,环境保护部对外通报力争在2014年完成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工作,国家海洋局推行的海洋红线制度也涉及到陆地区域。然而,各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高调表态的背后,对生态红线到底是什么线、划分规范是什么、后续制度如何健全、该由哪些部门划定和管理等关键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周健民建议,一是建立健全与我国基本国策相匹配的国家红线管控体系,对国土空间、对我们影响自然的行为进行一个底线管理。生态红线不仅包括自然生态功能保障,也应该包括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包括对已有的水的控制总量、大气的、土壤的标准等内容。

  二是要密切关注民生问题,在影响老百姓身体健康、区域生态安全和关系社会稳定的领域优先划定生态红线。

  三是规范生态红线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明晰生态红线的概念、丰富生态红线的内涵、制定并完善生态红线的划定技术,使生态红线从一条众人关注的政策红线,真正能够落地,成为一条可操作的实线,在环境红线划分关键问题上摸索出一套程序和方法,形成一套相对完善、可操作的技术规范,在重点地区先行试点,继而在全国范围推广。

  周健民特别强调,要确立生态红线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红线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推行生态红线的奖励和惩罚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红线,逐步建立差异化的生态红线评估体系,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当中,推进生态红线区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考核体系建设,逐步将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红线评估结果纳入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和绩效奖励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触犯生态红线、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对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做出贡献的人,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框架中体现必要的奖励。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