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深圳采访基本农田保护,听上去似乎不太靠谱。几乎每个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深圳,还有耕地?还有基本农田?”
没错,就是深圳。在全国划定的15.8亿亩基本农田版图上,深圳领到的任务是3万亩,粗略一算,不到全国总量的十万分之二。作为全国首个没有农村、没有农民的城市,耕地保护的意义何在?如何保护?深圳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实践,阐释了“十万分之二”的意义,给出了高度城市化地区如何保护耕地的可贵经验。
“可以没有农民,但不能没有耕地”
保护耕地,对于寸土寸金的深圳来说,表面看是件无利可图的“傻事儿”。
2004年,深圳对全市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城市化改造,将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全部转为国有,由此成为全国首个没有农村建制、没有农民的城市。
2011年起,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足0.1%,以至于被有关部门在统计报表中四舍五入为零。有媒体称,这标志着农业在深圳可基本忽略不计,深圳进入“无农业时代”。
据统计,深圳市民九成以上的农产品消费由异地物流及异地生产基地建设提供。
“圈那么大片地,每年创造的价值就那么一点点,保护它有意义吗?”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下达深圳市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时,深圳市不少人甚至有人大代表都表示“想不通”。
“深圳可以没有农民,但不能没有耕地。”观念的转变首先发自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深圳来说,保护耕地的价值不能单从经济效益指标来衡量,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发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对于全国的示范效应。”
事实上,保护耕地已成为深圳市发展的现实所需。
深圳一年四季养眼的绿色和宜人的空气,是大自然对于这座亚热带城市的馈赠,其中也离不开耕地的生态保护所作出的贡献。据市规划国土委地政地籍处副处长邓敬宏介绍,耕地已成为深圳市生态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生态功能网络、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单位之一,耕地在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调节降雨和径流、土壤肥力更新、废水处理等方面,发挥了无以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
在深圳,耕地也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按照深圳市的设计,以耕地为依托,建设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项目和农业庄园,可以为市民提供农业文化科普、生态旅游的基地和平台,让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获得全新的生活乐趣。
基本农田全部落在生态控制红线内,实现“双线保护”
根据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深圳全市耕地5.7万亩、基本农田3万亩现状分布散碎,且大部分紧邻城市建成区,土质受到严重污染。
2005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制度,基本生态控制线成为深圳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高压线。这条线甫一划定,深圳人发现,1/3的基本农田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外。
“耕地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犹如硬币的两面,互相依存,相辅相成。”深圳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耕地的这两大功能同时发挥到极致。据邓敬宏介绍,深圳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改造,首先就是从调整规划布局开始,将基本农田全部调入基本生态控制线,在生态控制线内划定了27片共4万余亩基本农田改造范围,从而实现了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与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双线保护”。这样一来,既能更严格保证基本农田在空间上不被占用,又提升了基本农田的空气、水源环境,同时通过改造基础设施,改良土壤质量,基本农田质量大幅提升,更好地发挥了生态功能。
在对基本农田布局的调整中,深圳市按照功能协调、布局集中、留足弹性、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的原则,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相协调,尽可能避免与城市近中期建设需求及其他功能区保护需求相冲突,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在规划期内保持稳定。同时,综合考虑地形特征、用地现状与规划等要素,整合划定相对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并预留合理弹性。
经过以上调整,深圳市的基本农田布局更集中,为农业的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为特区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赢得了宝贵的空间。
如何确保基本农田改造质量?深圳的做法,是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要求,进行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实现了基本农田建设、补充耕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项工作的统一实施,做到了标准、开发时序、立项、资金“四统一”。
据介绍,为了保障基本农田改造的顺利实施,深圳市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基本农田建设和改造联席会议制度,市财政共投入改造及清场资金16.12亿元。
在基本农田建设改造中,深圳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2004年城市化转地后,包括耕地在内的所有土地虽然已经全部国有,但仍然需要与现有土地使用者进行利益协调,理清补偿关系。同时,部分土地的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也随着改造暴露出来。
据邓敬宏介绍,为了切实保障权益、惠及民生、和谐改造建设基本农田,深圳市与土地使用人充分沟通,探索了多种解决途径:一是进行资金补偿。逐一核实需补偿的地块,制定资金补偿方案,出具评估报告,与土地使用人达成一致后收回土地使用权。二是现状继续使用。部分现状条件好的地块,延续土地的原有承包经营合同,由土地使用人按照基本农田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种植经营。三是改造后交由社区经营。主要针对光明新区城市化转地后仍然以种植谋生的居民,由市财政投资改造后,将基本农田承包给社区股份公司经营管理。据统计,此类交由社区经营的基本农田约9000亩。
“种业硅谷”的启示:保护是为了利用,利用好才是真正保护好
对于深圳这种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是否还应用于传统的粮食种植?如何利用好3万亩基本农田,使其发挥最大效益?这是深圳在改造初始面临的必答题。
“保护是为了利用,利用好才算真正保护得好。”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现代农业处副处长黎旻这样理解。
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深圳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农业基础的战略工程。事实上,相比其他地方,深圳具备的特有优势是,土地全部国有,更加适合规模化、企业化经营。因此,深圳市确立了基本农田改造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思路,将现代农业的要求融入基本农田改造中,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
在光明新区,经过改造的1300多亩基本农田上,建成了田成方、路成网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种植和科研基地。深圳市民餐桌上的本地无公害蔬菜,就来自这片土地。
随着深圳市将现代生物育种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基本农田效益不断提升。
“刚开始以为深圳没有农田、没有农业,在深圳做分子育种不可能。”邓兴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生物育种专家。2009年他来深圳考察时,深圳市政府明确表态,将以规划中的3万亩基本农田支持农业科技企业的起步,这个承诺最终促成了他选择在光明新区落户。目前,他的团队已成功开发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被袁隆平称为“3G”杂交水稻技术。
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利用的农业用地资源,深深吸引了更多像邓兴旺一样的拥有国内外一流的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育种创新团队。以3万亩基本农田为载体,深圳市打造的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基本农田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非常显著。”黎旻告诉记者。据统计,目前,深圳市已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引入了10个国际知名生物育种创新团队,落实项目用地1.17万亩。研制农作物新品种46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85项授权127项,发明“两系杂交水稻安全高效种子生产技术”等4项新技术。种业硅谷在深圳已见雏形,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水稻收割的时候,全深圳的麻雀都闻风而动,来这儿聚餐了。”在龙岗区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国家超级杂交水稻科研基地的一片试验田前,龙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杨洪智开心地说。
2009年,正是在这片试验田里,杂交水稻小面积产量达到1003公斤,为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作出了贡献。
也是在这片试验田里,袁隆平院士带领的团队,培育出深两优5814、深优9734等品种,在国内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杨洪智所在的科研基地每年还要接待2万~3万来自深圳及周边城市甚至香港、澳门的中小学生。在这里,孩子们光着脚丫与松软的泥土亲密接触,嗅到稻谷成长过程中散发出的独特清香,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搞了大半辈子农业的杨洪智,以前常担心,随着他们这一代人的老去,以后没有人再干农业了。现在的老杨,正计划着将科研基地搭建成展示、销售深圳当地农产品的平台,还计划着将基地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让更多的人来这里接受农业科普教育。
因为,耕地没有消失,耕地就在那儿……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