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北京大气灰霾污染主要形成于周边工业燃煤污染排放输送,加强于本地机动车交通污染排放(包括交通道路扬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1日说,北京重霾污染的应急控制方向不言而喻,就是削减周边燃煤排放和本地机动车排放。
中科院学部当天下午在北京组织举行“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王跃思做“大气灰霾观测系统”主题报告称,2014年2月霾污染过程与2013年1月相比,污染物浓度总体下降20-30%,但大气能见度没有明显下降,“如此高的污染物浓度,少量增加或减少对感官能见度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公众直观感觉严重程度与去年1月相同。
北京及周边在本次污染过程采取的应急措施和为空气质量达标所采取的长效环保措施已经显示出效果,但要让公众感觉有明显好转,更要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使大气PM2.5浓度下降到100微克/立方米以下,才会显示出明显的效果。
王跃思指出,2014年2月污染过程的一个特点是PM2.5中硫酸盐浓度比例下降,但硝酸盐比例上升很快,说明目前环保措施脱硝亟需加强:电厂需要加大脱硝力度;钢厂、水泥、平板玻璃和重化工等必须全面脱硫、脱硝和除尘。
他透露,中科院已在全国布设了由40个站(点)组成的大气质量联合观测网,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对中国大气质量开展长期、定位和联网观测,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观测体系,并将利用立体观测、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大型联合观测研究。(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