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本网原创

“2013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候选项目之二十九

关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三社互动构建城乡社区新格局”建设创新成果的说明

2014年02月26日16:19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一、成果名称

以“三社互动”为抓手构建多元共治社区新格局

二、创新主体

中共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委、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

三、成果概况

温江区坚持以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三社互动”,构建多元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提升了社区治理科学化水平。

四、主要做法

(一)坚持政府主导,健全治理机制。一是抓制度建设,完善政策保障支撑。先后出台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三社互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等方面意见,建立了社区治理工作推进、考核、评估和保障制度。二是抓社会环境,强化公共服务基础。按照“一镇(街)一体一特色”的要求,在镇(街)打造标准化社区服务综合体,在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利用社区设施开展自助服务,打造了114个“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三是抓资金保障,建立财政支持体系。将“三社”工作经费纳入区、镇(街)财政预算范围,区镇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的资金用于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二)坚持多元参与,夯实治理基础。一是校地合作,培养社工人才。与西南财经大学等驻温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举办社会工作培训,植入社会工作理念。二是因地制宜,提供定制服务。每年区财政下拨100万元作为低保对象参加公益劳动的激励基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开发以社区为基础的支持性公益项目,组织就业困难的低保人员成立社区公益服务队,为城镇孤老(儿)、农村五保户等对象提供“量体裁衣”服务。三是培育载体,发展社会组织。建立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和镇(街)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能承接社会工作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四是两工联动,推动志愿服务。坚持“职业社工引领、专业义工参与”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创新志愿服务新模式,推动专业化志愿服务。

(三)坚持项目支撑,推进三社互动。一是试点先行引路,以点带面推进。2011年12月,通过向区社会工作协会购买专业社工服务,选择具有典型特点的瑞泉馨城、城武、友庆3个社区,分别开展了“同心家园”社区居民参与自治项目、“花开芙蓉”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项目、“多彩兰亭”志愿服务提升与创新项目。协会在社区建立了社会工作站,每个站派驻3名专业社工,聘请10名西南财大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的专业督导老师,指导社工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互动”。二是以奖代补激励,全面深入推进。2013年,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采取“以奖代补”考核方式,支持镇(街)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率先在全省举办“三社互动”工作对接会,引进四川光华社工中心等9家省、市社工机构与镇(街)共同策划社工服务项目。通过镇(街)购买服务,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实施“三社互动”项目,开展社会服务,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建立公益积分、志愿服务等参与机制,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公益创投补充,激发社会活力。2013年,我区建立“公益创投”种子资金100万元,面向本土社会组织公开征集为老、青少年、家庭、助残、社区服务等公益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后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项目资助,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促进其规范治理、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五、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三社互动”,温江区构建了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探索出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实践的有效途径,先后荣获“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首届“全国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一等奖,“全国优秀志愿服务工作案例”一等奖,是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全国志愿者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

(一)搭建三大平台,服务与管理实现共融。一是创新社工参与模式,搭建了“服务平台”。举办“三社互动”工作对接会,引进四川光华社工中心等9家省、市社工机构与镇(街)共同策划社工服务项目。全区10个镇(街)通过购买服务,引进专业社工机构,在社区建立了社会工作站,派驻专业社工,开展社会服务。二是创新项目化运作模式,搭建了“创投平台”。 建立“公益创投”种子资金100万元,面向本土社会组织公开征集为老、青少年、家庭、助残、社区服务等公益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后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项目资助。三是创新社区志愿服务模式,搭建了参与平台。坚持“职业社工引领、专业义工参与”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实施“公益银行”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推动专业化志愿服务。截止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43090人,拥有志愿服务站121个,志愿服务人群45万人。

(二)创新三大机制,培育与扶持实现共举。一是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和镇(街)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能承接社会工作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目前我区登记和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278个(其中社团91个,民办非企业222个),社区社会组织覆盖面达100%。二是建立完善财政扶持机制。将“三社”工作经费纳入区、镇(街)财政预算范围,区镇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的资金用于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三是建立社区人才培养机制。与西南财经大学等驻温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举办社会工作培训和考前培训。目前全区有186人考取社工师、助理社工师,有296名社区工作者通过考试取得《温江区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合格证书》。

(三)拓展三大功能,和谐与关爱实现共享。一是发挥“润滑剂”作用,当好社区治理的纽带。通过各类社会组织宣传政策法规,汇集群众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发挥“减压阀”效应,当好社区治理的桥梁。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心灵深处,激发了正能量,矫正“失衡群体”心理,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三是拓展“服务器”功能,做好社区治理的联动。依托驻温高校摸索社工的培训机制,着力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广大群众提供困难救助、矛盾化解、心理咨询、行为矫正等社会服务。

分享到:
(责编:贾玥、赵艳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