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名称
“幸福村落”创建
二、创新主体
中共湖北省秭归县委、湖北省秭归县人民政府
三、成果概况
“幸福村落”建设,是指在原农村社区的基础上再划分若干“村落”,并以村落为单元,以村落理事会为组织载体,以“一长八员”(理事长,经济员、宣传员、帮扶员、调解员、维权员、管护员、环保员、张罗员)为骨干队伍,以经济得到发展、民生得到改善、环境得到保护、设施得到建设、乡风得到净化、正义得到伸张、矛盾得到化解、困难得到帮扶、权益得到保障等“九个得到”为主要内容的村落建设和管理,旨在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四、主要做法
(一)顶层设计好组织构架和创建模式。县乡分别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全县统一印发“幸福村落”创建实施方案、创建工作规程、章程、村落公益事业议决建管办法、考核标准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指导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二)合理界定村落范围,民主推选“一长八员”。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有利发展,群众自愿、便于组织、尊重习惯、规模适度”的原则,以自然村落为主,每个村落控制在1-2平方公里、50户左右,全县共划分村落2055个。村落设党小组和村落理事会,以单独和联合方式组建党小组1256个,实现村落党组织全覆盖。理事会由义务履职的“一长八员”组成,全县共海选“一长八员”10412人,其中党员2908人。
(三)提供创建条件,优化创建环境。县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万元的标准,设立“幸福村落”建设以奖代补基金,保障创建活动有力有序推进。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扶持、“一事一议”等方式,2013年全县共安排1100万元支持村落道路、安全饮水等公益建设,整合7180万元用于1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6.9亿元。
(四)建立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落实县乡领导联系制度,采取定期通报、现场培训等方式开展检查督办。村落理事会每月召开一次“一长八员”会议,商议和安排村落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群众会,学习贯彻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报告工作情况,征求群众意见;每季度向村“两委”进行一次工作汇报;每年底向村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和村民代表进行一次述职并接受测评,测评结果在村落公开。村“两委”每年对优秀“一长八员”进行一次表彰。
五、主要成效
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基层普遍认为现在“群众会好开、村干部好当、公益事业好办、社会风气好转”。我县“幸福村落”创建工作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和民政部两位部长高度评价,并要求全面推广,工作经验在新华社、人民网、《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社会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媒体推介。2013年11月12日,全省推介秭归“幸福村落”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各市州、各县市近200人参加会议。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效聚集了力量,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大发展和基础设施极大改善。通过开展“幸福村落”创建工作,村落群众自己推选“当家人”,自己商定产业发展规划,自己议定公益事业,充分调动了群众的发展热情。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县新发展茶叶24079亩、柑橘23130亩、烟叶22983亩、核桃44792亩,发展其它农作物28970亩,受益后正常年景可新增收入9.43亿元。全县村落共筹资4105万元,投工投劳42.5万个,新修公路256条434千米,维修公路805条3078千米;新修水渠23.27千米,维修水渠212.94千米;新建水池2863口,维修水池3655口;新建垃圾房1618个,购买垃圾箱10671个,建设垃圾填埋场2个。
(二)找到了群众路线的新线路和村民自治新路径。一是找到了“发动群众”的钥匙。通过村落理事会和“一长八员”找到了发动群众的途径。二是增强了“相信群众”的底气。村落工作开展很好,对党的领导是很好的补充,可以充分相信群众。三是搭建了“依靠群众”的平台。幸福村落创建寻找到了“群众关注”的点位,推选了“群众信任”的骨干,提供了“群众需要”的条件。四是瞄准了“为了群众”的目标。找到了农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实现了富民、靠民、安民的目标。五是构建了“服务群众”的机制。形成了百姓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机制。
(三)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村落内有3名党员的成立了党小组,延伸了基层党组织的骨架。村党组织找到了依靠力量,村落群众主体意识增强,发展生产的热情高涨,主动找村里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兴办公益事业,逼着村里向上争取项目。许多村落过去议不成的事现在议得成了,过去办不成的事现在可以办了,有些理事长在活动中的威信逐步提高,给现任村干部造成了压力,倒逼着村干部主动转变工作作风。同时,创建中也发现了很多有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的村民,为今后村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后备力量。
(四)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我们坚持把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质、道德品行、政策水平贯穿活动始终,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了乡风民风的明显好转。全县村落群众参与困难帮扶的户数达6737户、26640人,共成立文体活动演艺队93个,参与人数达2366人。比如,归州镇万古寺村成立了民间艺术表演团和两支舞龙队;各村落都建有文化活动广场,大力宣传惠农政策、身边好人好事;茅坪镇建东村第5村落理事长董远春把自家的一间房拿出来办起了农家书屋,方便村落群众看书读报;茅坪镇建东村第14村落理事长张荣组织成立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移风易俗、简办红白喜事,并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农村大量社会矛盾得到就地化解,上访人员同比减少三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