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名称
“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模式
二、创新主体
中共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委、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人民政府
三、成果概况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优化社区治理结构,创造了“依靠多种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多元服务,满足多重需求”的工作经验,构建了“党政力量主导、居民立体自治、社会资源共聚、服务网络支撑”的工作格局,实现了由社区复合共治到共治共享的转型提升。
四、主要做法
(一)党政力量主导,社区共治共享模式基本形成。解放区充分发挥党政力量的主导作用,始终坚持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积极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四位一体”(社区党工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搭建了科学合理的社区治理组织框架,最大限度地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社区建设;不断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优化党组织设置,践行联谊机制,积极协调辖区党组织共建,不断深化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突出城区共驻共建特性;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强化统筹社会力量功能,吸引更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会化服务与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互补;充分发挥志愿队伍的参与作用,不断壮大的志愿服务队伍、日益丰富的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发展的志愿服务形式,构筑了完善的志愿服务网络,实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
(二)居民立体自治,社区发展力量日益壮大。解放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党组织引领的社区居民自治新路径,形成了社区居委会自治、网格居民理事会自治、楼院(栋)居民议事小组自治、小区业主自治、社区社会组织自治等多种模式共存的立体自治格局,使居民在参与自治的过程中共享自治成果。社区居民代表通过“四会”以及社区议事园、社区民情苑、社区QQ群、飞信等载体,广泛征求民意,共同讨论决定社区事务,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网格居民民主选举成立居民理事会,推荐出网格员成为居民带头人,带领大家共同讨论解决本网格事务;楼栋居民通过公推直选成立居民议事小组,设立楼栋长或党员中心户,共同讨论解决本楼栋各类事务;通过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探索小区业主物业管理新模式,积极推动小区业主自治;大力培育趣缘性社会组织,通过趣缘带动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社会组织中,实现社会组织事务自治。
(三)社会资源共聚,社区建设实现良性运行。解放区不断完善共治共享工作机制,在辖区营造了“生活环境联建、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科教文化联谊”的共治共享氛围,用真诚高效的服务赢得了驻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高度支持与配合。驻区企事业单位出人出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不仅满足了居民需求,也为企业聚集了人气;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专项业务优势和行业协调作用,踊跃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活动,有效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空白,推进了社区治理社会化进程;深入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活动,各方社会人士热情奉献,积极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扶贫助困。资源共聚形成了政府、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实现了共建共享、多方共赢。
五、主要成效
(一)构建了科学高效的社区组织体系。“四位一体”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建立,使社区各内部组织的职能发挥与力量整合实现最优化,推动了“政社分开”、“政事分开”,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理顺了社区内部各类组织的关系,使各部分既各司其职,又相互补充,共同推进社区的良性发展。
(二)凝聚了多方参与的社区共治力量。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和共治共享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较好地整合了社会资源,进一步激发了社会活力,形成了党委政府强力推进、社会组织紧密配合、辖区单位大力支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和谐共创、事务共办、责任共担,充分体现了“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
(三)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政府和社会组织服务力量的优化配置,各方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不仅拓宽了服务途径,让居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丰富、均衡的社区服务。各类专业服务力量的加入,也使服务形式和内容更为多元,实现了按需服务,满足了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让居民共享社区建设发展成果。
(四)强化了基层基础建设。一是党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巩固。社区党工委的成立将辖区所有党组织全部纳入管理和联系范围内,打破基层党组织之间原有的组织壁垒,构建了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实现了互利共赢,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二是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社区居民立体自治格局的形成,拓宽了居民的参与途径,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三是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社区建设的改革成果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居民提供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增强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构建了稳固和谐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