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本网原创

“2013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候选项目之四

关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成果的说明

2014年02月26日15:55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一、成果名称

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创新主体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民政府

三、成果概况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是一个老城区、旧城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打造具有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工贸旅游强区”的奋斗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玉泉区采取了多项举措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主要做法

(一)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近年来,玉泉区区委、区政府针对玉泉区老城区城市格局已经形成、难以征地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条件差的状况,下决心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将全区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和活动场所建设列入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资源整合、异地建新、就地改扩建、调剂使用、购买置换等方法,加大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建设力度,并多次召开由规划局、土地局、城建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区长办公会议。明确规定“今后凡在玉泉区范围内开发的企业,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必须提供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必须提供不少于1000—300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缴纳1000万至3000万元不等的公用设施建设保证金”,这一创新方法的实施,切实推动了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建设,为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玉泉区新建了23处社区办公用房,目前已建成21处,总面积4073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6亿元,其中3000平方米以上的4个,五里营和康居超大型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分别达到了6200平方米和5000平方米。同时,玉泉区委、区政府坚持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居民活动空间最大化、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设施效益最优化的原则,在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成后优先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提供服务,社区平价菜市场、卫生服务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等为民服务项目都将放置其中。

(二)打造社区“四点半课堂”、“儿童之家”、“亲子乐园”,为社区父母孩子沟通打开一扇方便之门。社区网格员下户走访调研情况发现,玉泉区的很多家长为生活打拼,没办法投入更多精力陪伴孩子,社区就决定在居民“家门口”建起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四点半课堂”、“儿童之家”和“亲子乐园”,为父母、孩子沟通打开一扇方便之门。目前,玉泉区在小西街、清泉街社区等社区都打造了社区“四点半课堂”试点,以社区为中心,以驻区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五老”人员、退休职工,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为主体全面推开社区“四点半课堂”工作,为辖区六年级以下的学生提供免费服务。社区里的孩子下课完成课内作业后,还可以参加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例如组织孩子们积极参加创卫大扫除,指导孩子们练书法、学绘画、办展览,运用多种形式向辖区未成年人普及科技、法律、文艺、体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解决了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小西街、大召社区等一些设施一流、功能完善的社区还专门打造了针对儿童的“儿童之家”,设立了“心灵驿站”、“温馨之家”、“安全港湾”、“学习园地”、“儿童图书馆”等多个板块,一些社区还特别建立了50—100平米的亲子乐园,为辖区低龄儿童免费开放。自开放以来,儿童家园平均每周接待幼儿40余人次。

(三)着眼居民需求,设计全方位服务,打造社区”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玉泉区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网络资源和信息手段,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社区的“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逐步成形。一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开展“便利服务进社区”活动,重点发展便利超市、菜(肉)店、早餐快餐店、便民家庭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网点,缓解了社区居民买菜难,买菜贵等问题,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渠道。2013年初玉泉区计划打造20个标准化平价社区菜市场,到年底已建成13个,另外7个菜市场正在建设中。二是面向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管理服务和精神文明服务。目前玉泉区共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4家,所有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都相应配建了餐厅、厨房、棋牌室、阅览室、健身室、聊天室等设施,区委、区政府还鼓励社区建立老年人“一室两队”。清泉街社区还启动了“寿星生日屋”计划,为辖区内80以上老人过生日,制作了“寿星老人百笑墙”,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三是面向失业群体提供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三位一体的就业平台作用,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技能培训,优先解决下岗失业党员的再就业问题。四是面向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玉泉区大力发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建成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确保市民看病步行15分钟即可抵达。兴隆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呼和浩特市唯一一家中医进入社区、完全社区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荣获了“2013年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誉称号。五是把科普大学办出新意。成立了五塔北街社区科普大学,大南街办事处小西街社区与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大学联合成立了社区教育学习中心。今后,社区将与电大合作开设社区教育项目。社区教育学习中心也将开展“体验式”学习,将“机房、厨房、书房、琴房、绘画室、茶艺室、陶艺室、心理咨询室、健康讲座等搬到课堂上,让社区居民从中感受文化教育的魅力。

分享到:
(责编:贾玥、赵艳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