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政府喊话与市场吸引:农民工选择哪一个?【3】

2014年02月18日10:47    来源:工人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政府喊话与市场吸引:农民工选择哪一个?

  如何选择最终要交给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40岁以上、有一定家庭经济基础的农民工,偏向返乡就业,主要是为了照顾家人。而正在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力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则依然乐于外出打工。他们父辈身上固有的“多加班多挣钱”的观念正在淡化。这对沿袭沿海地区传统用工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贵州企业提出了挑战。

  贵州都匀籍“80后”农民工洪奎亮已有七八年的打工经历,多是在广州、深圳、东莞等沿海地区,每份工作干得都不长,一般是觉得没意思了就辞职。之前他在广州市天河区一家制衣公司做梭位,每月工资有3000元,但去年公司的订单少了,工资也就降了下来,因此他又辞了职,打算先玩几个月再说。洪奎亮希望的工作待遇是:月薪起码2300元,一月休息4天,每天工作8小时,最好不要老加班。

  在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记者遇到了“90后”磨具技术工陈海涛。小陈告诉记者,他认为找工作最重要的是看发展前途,工资和待遇并不是他考虑的重点。“我现在关注的是那些有晋升机会的职位。虽然我是学技术的,但我不想一辈子就当个一线工人,做领导才是我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念的转型,已迫使众多原本依靠廉价劳动力抢占市场的沿海企业,开始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一些原本单纯依靠代工欧美品牌的企业,也已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并加大了自主品牌的设计和宣传。

  “2008年前,公司9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出口,目前国内市场份额已经超过40%,而且有了自己的品牌,利润肯定要比做代工时的5%高出很多。”东莞一家家具厂负责人称。

  沿海企业的转型经验,对于起步刚不久的贵州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否借鉴?

  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常务副主任刘润生认为,在近年的农民工“争夺战”中,尽管地方政府发出了声音,但农民工如何选择最终要交给市场,企业要增强竞争力,适时提高薪金待遇,否则,政府宣传的力度再大,也是留不住人的。

  他分析,劳动密集型用工企业应该作出适当的调整,除了提高工资待遇之外,企业也要为员工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在晋升渠道方面必须更为通畅,这样才能够留住人、用好人。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依靠廉价劳动力提高竞争力的模式正在逐渐被历史所淘汰,企业需要重新定位而不是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赵福中 李丰)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