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7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十八大以来,福建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信访举报总量持续攀升,去年全省受理信访举报总量46974件次,同比增加31.9%,创近年新高;检举控告类37259件次,占总量的79.3%,同比上升29.8%;网络举报13249件次,同比增加8407件次,上升173.6%。福建省纪委信访室提供了福建查办的泉州市原市委常委、南安市委书记骆国清,漳州市委常委、龙海市委书记张宗芎,南平市检察院检察长娄彩敏,省烟草专卖局原纪检组长孙佳和,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原法人代表、党组副书记、副经理林国樑,省环保厅副厅长王国长及环保系统严重违纪案件的案源线索。
从拓宽渠道入手 为方便举报铺路搭桥
聚焦反腐败工作中心任务,为满足群众多渠道举报需求,2013年11月28日,福建省纪委监察厅网站正式开通,12388举报网站于同日整合进该网站,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对此,省纪委信访室调整和加强办信力量,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收集汇总,及时回复,认真办理网络举报件。各级纪委加强举报网站建设,目前有5个设区市及石狮、福安等24个县(市、区)纪委开通了举报网站,其中莆田市实现了市县两级网络举报的全覆盖。对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各级抓紧办理。漳州市纪委对信访举报件实行“零暂存”制度,对涉及村干部的信访件全部核查并每月报告反馈。
为实现群众就地信访,龙岩市县两级全部开通12388举报电话,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及群众关注的热点开展专项举报。结合“四下基层”活动,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领导接访和干部下访。福建省纪委监察厅领导坚持带案下访,深入到信访量大、信访问题突出的地方,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做到下访“常态化”、沟通“零距离”。福州、厦门市纪委在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地设立接访工作组,深入一线解决信访问题。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更多群众署实名举报。省纪委信访室在严格保密前提下,主动与署名举报人联络,实行“实名举报”确认和举报材料补充,提高办理质量。
从履行主责入手 为惩腐肃贪加油助力
普遍建立案件线索分析评估和排查筛选机制,提供的案源线索总量、初核件和转立案件数量明显增加,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为查办重要案件提供线索支持。去年,福建全省各级信访举报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案源线索同比增加1392件上升26.2%;初核同比增加438件上升13.4%;转立案同比增加302件上升21.5%。福建省纪委信访室提供了福建查办的泉州市原市委常委、南安市委书记骆国清,漳州市委常委、龙海市委书记张宗芎,南平市检察院检察长娄彩敏,省烟草专卖局原纪检组长孙佳和,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原法人代表、党组副书记、副经理林国樑,省环保厅副厅长王国长及环保系统严重违纪案件的案源线索。
对重要信访举报问题下发查报件,是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的重要职能。各级注意选择反映内容具体、问题严重的信访举报件进行交办,跟踪办理进展,加强督办落实。去年,福建全省共下发查报件1154件,到期办结826件,办结率91.8%;经调查有255件属实或基本属实,有144件转立案。此外,对中央纪委下转的409件信访件办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督办,做到件件有着落、办理有结果。去年,福建全省共查核信访案件1142件,调查属实或基本属实的49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45人(次),挽回经济损失2095多万元。
从创新举措入手 为百姓诉求排忧解难
实行来访首接首办责任制,着力处理疑难问题,确保初信初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厦门市纪委构建“信访信息监控处理平台”,及时监测、评估和核查涉及征地拆迁等民生信访信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妥善化解。一些县纪委与信访举报人签订“双向承诺”,推行诚信信访、信任办理。
深入分析信访形势,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实行集中交办督办,属于纪检监察业务内的,实行领导包案,强化协调督办,保证解决到位。去年,福建全省各级共排查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1820件,协调化解1338件,化解率73.5%。一些党员干部小错误不断、形象不佳,群众很有意见,时有信访反映。各级按照“抓早抓小”的要求,着眼于事前预防,对一些对象涉及一般性和轻微违纪问题实行信访监督。同时,认真贯彻《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关于建立健全省管干部廉政谈话提醒机制的意见》,制定实施办法,规范信访约谈。去年,福建全省实施信访约谈600人次、发信访通知书428份,给予批评教育115件、澄清问题756件、转立案1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