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月25日电题:陆航追梦人——记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陆航某旅一级军士长芮银超
朱映涛、王德思、周瑞
旋翼轰鸣……
一个黑大个站在停机坪上,望着一架架直升机拔地而起。他,就是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陆航某旅一级军士长芮银超——当兵25年只专心做一件事:修直升机。
“在陆航部队,‘飞天梦’是许多人的梦想,而我的梦,在脚下!”芮银超说。
(一)
1989年,芮银超入伍成为一名陆航部队特设师,专门负责维护直升机的“神经系统”——各种电路和仪表。
第一次走进直升机,面对纷繁复杂的仪表、电路、外语标识,让只有初中文化的芮银超有点发懵。
“既然干了,就要干好。”每天清晨,芮银超提前一小时起床,背基本定义、背技术参数;中午,放弃午休,一张一张地画电路图、原理图;晚上,有空就去一件件地摸工具、摸机件,躺在床上还反复回想当天看过的资料……就这样,他自学了电工学、模拟电路、逻辑电路等课程,先后取得两个大专文凭。
经过不断努力,他从一名初中生成长为可以熟练维修6种机型的“兵专家”,对1200多个电气电路和元件“一摸准”,对1000多项主要参数和技术性能指标“一口清”,对100多种疑难故障排除“一手灵”。
2000年5月,部队刚列装的6架某型直升机中,有4架自动驾驶仪接连出现故障。外方先后派来两批专家,始终没查出“病根”。故障分析开会上,外方专家一口咬定:是机械系统各部件耦合问题,慢慢磨合就好了。
“我判断,问题应出在液压舵机上!”芮银超果断提出意见。
总部专家组决定破例再修一次,结果奇迹出现了——更换液压舵机后,直升机机试飞,一切恢复正常。
“中国芮,牛!”外方专家竖起大拇指。
(二)
2008年5月,芮银超所在部队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架起空中生命通道,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芮银超心中永远的痛:与他一同生活一同战斗的邱光华机组在救灾中牺牲。
当兵25年来,芮银超共有12名战友血洒长空。“干机务工作越久就越小心,执行任务前要反反复复查几遍。”芮银超说,“听见直升机安安全全落地,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特设师一天连续工作十六七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蹲、坐、趴、躺,什么姿势都得用上。”陆航旅旅长栗国说。
一年夏天,一架执行任务的直升机尾梁上的电路发生短路。任务区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直升机机的金属蒙皮被晒得发烫,尾梁舱温度近60摄氏度。
身高1.83米的芮银超钻进直径不足1米的尾梁舱,一待就是2个多小时。故障排除后,战友们却发现,他半天也钻不出来。
原来,因为长时间蜷缩在高温半密封的尾梁舱,芮银超的腿脚已经严重麻木。最后,是战友们用绳子拴住他的双腿,硬把他拖出来的。
这些年间,芮银超保障了2000多个场次飞行任务,参与了抗震救灾等100余次急难险重任务,先后被评为“全军学习成才标兵”“成都军区优秀班长标兵”“四川省杰出青年”,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