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绘本联合国”问世了,这是一套“全时区”童话绘本合集。何谓“全时区”?用作家桑格格的话说,就是一个人扒拉着地球仪对孩子说:你想听哪个时区的童话啊?孩子转动地球仪,在停下的地方一指:这里!大人就拿出这个时区的童话绘本读给孩子听。
听到这个解释,时差绘本的核心主创毛译敏笑了。“其实时差团队更多想做的是推动不同文化下的艺术创作,童话绘本是我们找到的一个方式。通过童话,让人有一个窗口触碰和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每个童话中都藏着文化的密码。”
创作缘起
希望创造人人能理解的无时差世界
“时差绘本联合国”是中国首次面向全球的选题策划,包含了来自十个国家的童话,分别是中国、韩国、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瑞士、南非、秘鲁、葡萄牙和英国,地球上五大洲中四个大洲的文化都囊括其中。
这个项目的缘起要追溯到3年前。当时刚从外面看了一圈世界的毛译敏回到北京,结识了生活在北京的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他们产生了一个念头:“在北京,难道不应该有一个真正民间化、国际化的文化组织吗?我们要成立一个跨文化的创作组织,召集来自24个不同时区的创作人。”
这个组织起名“时差”,因为“世界多样之美来自于时差”毛译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而众多乌托邦中最美好的一个,是生活在一个人人平等,没有语言、意识、政治上的障碍,人人能理解和相爱的无时差世界里。”
时差团队曾办过一份在线电子杂志,“我们希望找到不同时区的作者来提供作品。”毛译敏说,“不过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地球上有这么多语言,仅翻译一项就有很可怕的工作量。”在坚持了六个月之后,时差团队放弃了这个杂志,转而将视角投向童话绘本。
“童话本身展现了儿童时期的想象力,传达了人类共同的感情,很温暖,会很自然地打动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绘本则主要是用图形讲故事,可以天然跨越语言障碍。”毛译敏说。
于是,他们开始从世界不同的国家之中,邀请当地原创的艺术家,请他们用自己的母语和视觉语言,来表现出本国的一个经典童话,提供一个了解这个国家文化的窗口。
“时差绘本联合国”就这样诞生了。(下转C06版)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