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林晖)审计署28日公布了对部分地区2010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涉及广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6省区的1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扶贫资金审计整改的有关情况,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规划财务司司长蒋晓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19个县查出违规问题金额2.34亿
记者:请介绍一下本次扶贫资金审计的有关情况?
蒋晓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2011年至2013年年均增幅达到20.9%。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扶贫对象收入,提高发展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今年4月至5月,审计署对广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6省区1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0年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在这3年里,19个被审计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9.27亿元,此次审计抽查财政扶贫资金12.4亿元(占总投入的31.6%)、扶贫贴息贷款0.34亿元。查出违法违规和损失浪费问题金额2.34亿元。
记者:您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蒋晓华:审计报告反映出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上存在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扶贫资金到村到户项目点多、面广、地处偏远,监管难度大和成本高的原因;有中央监管不到位,地方执行制度不严、管理不到位,重资金争取、轻监督管理的原因;也有一些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淡薄、顶风作案的原因。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贫困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