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刘庆峰:“理科男”创业记

2013年12月04日14:58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刘庆峰:“理科男”创业记

  新华网合肥12月4日电 改革时代人物志)题:刘庆峰:“理科男”创业记

  新华社记者 徐海涛 李云路

  “知识改变命运”——没有哪句话让刘庆峰更深刻地感同身受了。

  依靠好成绩,他从农村考入名校;依靠创新的研究成果,他的公司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创业首家上市企业;5年市值上升10倍,“理科男”变成“知本家”。

  改革开放让这位“理科男”实现了用知识赢得市场并创造财富的梦想,而他的成功让移动互联网上不断发出“中国强音”。

  没有“红手印”的革命

  18个人、30出头,靠着一股豪情和几项发明,搞出能够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人自己的语音系统。被视为中国互联网的革命性事件。

  “完全自主选择,而且高度信任,我们不用摁手印。”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科大讯飞”顶层的办公室,刘庆峰朗声笑道。

  1998年,作为“出国牛校”中科大的“优质理科男”,刘庆峰接到了多所海外名校的全额奖学金资助的邀请。但此时,一个更大的诱惑摆在他面前:他负责的语音合成系统在一次国家级中文语音技术挑战赛中获得冠军,并在国际业界第一个做到了3.0标准,距离民用只有一步之遥。

  “这很可能就是产业爆发的前夜。”刘庆峰说,如果出国,他很难短时间内再组建一个这么好的技术团队。“更重要的是,当时中文语音市场基本上全被外企占据,我一直想改变这一点。”

  于是,在全球响彻IT创富神话的1999年,以刘庆峰为主的18人“科大讯飞”公司成立。

  “手握核心技术,感觉世界就在脚下。”刘庆峰回忆当年的意气风发。15年前,这个来自中国“宣纸故乡”的皖南青年就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理想与现实有多远?“是亏损和一百个亿那么远。”刘庆峰自嘲。由于最初研发的人机对话软件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成熟的营销模式,销售十分惨淡。不仅当时预测的1年做到几个亿,10年达到上百亿的远大理想没有实现,创业的最初5年连年亏损。

  为了生存更为了理想,“理科男”被迫从战略的角度重新思考公司的定位——转型技术提供商,通过为有资源的大公司提供语音开发平台,培育语音产业链。

  刘庆峰没有放弃,他坚信,因为讯飞面对的,是一个有希望但无现成路径的全新产业。

  “我们根本没有第一桶金的概念,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几千万,销售额是一点点、一点点地拼出来的。”刘庆峰说。

  从2000年的50个客户开始,讯飞逐渐进入手机、车载通信领域,获得华为、中兴、联想等大公司的订单。2004年,讯飞囊括中文语音合成国际大赛所有指标第一名,销售收入迈过亿元大关。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