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民在北京规划展览馆举办的第20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上观看优秀的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示。孙戉 摄
站在水系景观修复后的玉河河堤上,目光所及的几栋白色塔楼或许将消失,核心城恢复平缓的天际线;老字号马凯餐厅将重新回到红火了51年的旧址,回归“鼓楼前”老字号商圈;地安门百货商场将和白塔寺药店一样降层……昨天,首都第20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在市规划展览馆举行开幕式,多个和城市发展及市民生活有关的规划项目进行了展出。其中位于二层的《中轴线保护规划》展板,以大量信息获得了最多关注。但记者昨日追访后发现,规划中提到的17宗中轴线保护项目,若想如愿落地尚存不少困难。
八处消失景观 或仅有一处重现
地安门燕翅楼、北上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千步廊、中华门、棋盘街、正阳门瓮城……这些如今人们并不太了解的建筑,曾在京城存在数百年,但在如今的档案中,标注的都是“完全消失”。在方案晒出的17宗项目里头,只有燕翅楼将以历史位置地面标识的方法恢复景观。
《中轴线保护规划》展板上显示,近期启动的17项,分别是将对景山观德殿进行修缮,对北海万佛楼、大佛殿等建筑群进行修缮,对大高玄殿乾元阁进行修缮,修复火德真君庙外墙,对地安门燕翅楼历史位置进行地面标识,在天桥原址进行地面标识并对天桥双碑文化进行景观展示,实现景山寿皇殿的合理利用,国家话剧院家属楼搬迁整治,钟鼓楼周边地区环境整治,地安门百货商场整治,玉河北区修缮整治,马凯餐厅重建,8号线鼓楼大街站织补及地下空间利用,结合8号线什刹海站修复地安门外大街街道街面及恢复中轴路轴线位置,整修扩建自然博物馆,建设天桥演艺区一期以及建设时间博物馆。
昨天下午,天桥地区的“桥”已经重见天日,玉河北区里的残荷还浮在水面,地安门商场外侧也被施工围挡封了个严严实实。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地安门商场的改造方案已经在送审过程中,近期有望获批。
从今年夏天开始,地安门内大街东西两侧有了新动静。现在,东西两侧的施工现场逐渐撤下了围挡,两层小楼的“翅”也已经打开。但一位负责人说,这处景观恢复的名称,还需要考据。
记者翻阅了近年来多份政府文件,发现将其称为“燕翅楼”,而这曾经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王世仁先生所质疑。有史料记载,雁翅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为东西相对称的两栋二层砖混建筑,面宽各13间,每座楼的面积约300平方米,曾是地安门的戍卫建筑。该楼黄琉璃瓦覆顶,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
“王世仁老先生在一次专家会上提出,皇城不可能用燕这么小的动物命名,燕翅楼的名字,应该是雁翅楼。”一名与会专家说,近期相关部门会就“燕翅楼”或“雁翅楼”的说法再次召开专家会,为景观重现定名。但由于现存建筑影响,这次景观恢复只能实现西侧7开间,东侧4开间的格局。对于何时能恢复其他已经消失的建筑,专家表示并不乐观。
“由于地安门原址正好在十字路口中间,因此不存在复建可能,目前看来最大的可能也是进行景观恢复,但这个项目并未提上日程。”知情人士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