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的人事制度
改革“科举考试”
——影响了中国人的读书行为
在中国古代,许多改革都是围绕官场展开的。如何发现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让其参与国家管理,是历代朝廷的头等大事。在上古时代,用人一般是实行分封世袭制,这导致民间优秀人才很难进入官场,走上领导岗位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到了汉代,朝廷开始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于这种方式较易徇私,出现了录用腐败。到了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九品录用。
然而,九品中正制仍有很大的腐败空间和缺陷,并未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于是,在隋朝建立后,又有了一轮大改革,其中包括用人制度的改革,开始试行“科举制度”。
科举,是通过统一考试录用官员。据《隋书·炀帝本纪上》记载,大业三年(公元583年)四月,时皇帝杨广(炀帝)诏令全国:“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
大业三年,因此被视为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实施元年。事实上,在隋文帝杨坚时代,已采取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隋朝的科举考试周期比较长,每年“十一月为始选,至春乃毕”,前后大约三至五个月。到了唐代,科举考试制度被进一步完善,并规范化。武则天当皇帝时,又创设了“武举科”,科举考试覆盖了文官和武官两个领域。
科举考试不仅给古代官员和公务员录用方式带来了重大影响,还彻底改变了古人的学习行为,孔子弟子子夏所谓“学而优则仕”,得以成为现实。
读书,从此成为隋唐以后中国人的第一选择,且一直影响到了现代人。从普通高等学校的全国招生,到国家公务员的选拔录用,均要“统考”,显然是受到了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