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中国各界对网络媒体的重视前所未有,中国互联网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中共中央统战部信息中心主任王丕君在农工党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座中说,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一个原因就是得益于始终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因为意识形态不仅仅决定一个国家、系统、单位的政治取向、政治生态,也关系每一个个人的价值取向、舆论氛围;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中国重要的舆论场,是影响和构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重视并运用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机构、个人难以避免的现实;网络媒体在中国方兴未艾,将不断迎来形式各异的兼并收购;互联网正在成为各国外交、外宣乃至战争的重要载体,把握了互联网的规律,制定了科学化的战略与策略,就可以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各方面主动权。
本文据王丕君上述讲座的摘编。
互联网正在全方位创造各领域的新增长点
中国互联网发展潜力巨大。从1994年进入国际互联网到今天,中国的网站总数达到250余万家,网民人数到今年6月底达5.9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44.1%,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比亚太地区高出12个百分点,数据说明中国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互联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网民覆盖持续扩大。
互联网改变了中国各方面、各阶层人群的工作和生活方式。2011年家庭电脑宽带上网人数3.9亿,网民每周上网时间是18.7小时,2012年为19.9小时,2013年已超过20小时。互联网已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多维时空。
互联网在中国舆论场中占据无与伦比的地位并形成了新舆论生态。据有关数据统计,网民使用互联网最多的是即时通信;第二是搜索引擎;第三是网络音乐;第四是网络新闻。即时通信占82.8%,搜索引擎占79.7%,网络音乐占76.4%,网络新闻占73%。之后还有博客、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网络购物、网络文学、网上银行、团购、预定等等。表明我国网民对互联网的依存度大大增强,实用性、娱乐性、新闻性、社交性为其消费主要特征。
互联网正在不断颠覆和重新构建中国经济的运营模式和产业形态。互联网有力推进了经济结构的发展方式改变,它与商贸、金融、物流、医疗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并催生了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仅电子商务一个领域就从2007年9400亿元的交易规模,发展为今年上半年的18万亿元,交易额增长近50倍,从业人员也从数百万增加到数千万。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金融领域,抓住公众“时间碎片化”与“资金碎片化”的自在理财期望,推出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给中国的金融市场掀起朵朵浪花。各领域与互联网的这种深度融合以及互联网与各领域的再创造必将形成越来越多的新增长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