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城市发展新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发展成为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
嘉宾
陶长海:江津区区委书记
谢金峰:荣昌县县委书记
王秀模: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优势
有历史经济文化、城市聚集和辐射的重要基础,同时拥有地理、资源、政策、交通等方面现实的和潜在的条件与优势
重庆日报:建成为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城市发展新区具有哪些独特的条件和优势?
王秀模:这个区域有历史经济文化、城市聚集和辐射的重要基础,同时拥有地理、资源、政策、交通等方面现实的和潜在的条件与优势,颇具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优势。
从地理看,城市发展新区江津、永川、合川等地与川、黔山水相依,城市之间距离都在几十公里至100公里左右,很适宜连片建设大市场、产业链和城市群。从资源看,重庆与川黔之间有相同资源,更有许多不同资源,完全可以互补共赢。从政策看,三省市同享西部大开发政策,又各自有其特殊政策,便于统筹协调用好政策。从交通看,通过西部大开发十多年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已成为重庆与川黔重点城市相通的主要纽带,下一步高速铁路建设更能激活人流,带动物流。
陶长海:江津毗邻川南的合江县和黔北的习水县,与泸州市和遵义市临界,地处渝川黔结合部的枢纽地带,历来是渝西至川南、黔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成渝、渝黔铁路,渝泸(重庆至泸州)、渝黔高速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等是川南、黔北等资源入渝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上世纪50年代,渝川黔就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始了合作。特别是近年来江津“千亿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新型工业很有带动性;渝泸高速路的建成通车,使江津成为重庆辐射联动川南地区的重要门户。
谢金峰:荣昌在渝西川东地区处于成渝经济区腹心,山水相连、人文相近、经济相融,是川渝合作的“桥头堡”;也是国家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重庆都市卫星城市,生产要素配置合理,承载能力强。随着成渝高铁开通、南充-荣昌-泸州高速公路建成,以及泸州云龙机场2018年通航,荣昌将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格局,可谓经济基础好,合作前景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