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三棵古槐四重院 四间展室三十年
一座清幽别致的院落,门前三棵古槐便是“门牌”,散发着质朴田园气息的曹雪芹故居宛如世外桃源,隐秘在植物园的青山绿水间。
故居整体为四重院落,近30间房屋。院内草木成荫,前两重院子为单排平房,第三重小院为不规则的四合院,一些像扇子、吊坠等工艺品在此出售,最后一重院落已被人承包改为茶室。所有房屋均为青砖灰瓦的古代民居。
目前曹雪芹故居开辟了4个展览室,展品主要以图片为主,辅助以相关的文献资料,清代普通百姓使用的石碾、石磨,以及日常的生活用品。所有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据说曹雪芹题在墙壁上的诗篇真迹。
虽然是一处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但曹雪芹故居自2008年起便不再收取门票。曹雪芹纪念馆馆员樊志斌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故居自1984年修复并对外开放以来,30年间接待中外游客800多万人。
不过北青报记者发现,很多展品已多年没有更新,除常见的日常用品和书籍外,展陈方式以传统的图片介绍为主。据一位正在擦拭玻璃展柜的工作人员介绍,多媒体触摸机没有投入使用,是因为还有些技术原因没有解决。
探因:曹雪芹故居级别为科级 资金短缺难购文物
曹雪芹故居通过举办展览、学术研究等活动,虽然对传播红学文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与享誉世界的旷世名著《红楼梦》相比,这处曹雪芹生前创作和生活的旧居依然默默无闻,参观者多是游览植物园时顺便路过而至。故居现状已明显与曹雪芹的地位不符,那么,是什么原因阻碍曹雪芹故居的保护和发展?对曹雪芹颇有研究的曹雪芹纪念馆馆员樊志斌总结为以下三点:机构地位偏低、管理人员偏少、维护资金不足。
难点一 故居仅为科级单位
樊志斌介绍,曹雪芹故居和纪念馆目前是北京植物园下属的一个科级单位,而北京植物园也仅为北京公园管理中心的下属单位。
相比曹雪芹故居这样的科级单位,梅兰芳纪念馆隶属文化部管理,鲁迅博物馆归国家文物局管理,后者的行政级别都高于曹雪芹故居。
樊志斌认为,正是由于曹雪芹故居官方级别较低,直接影响了其知名度,也不便于故居举办各类纪念和学术活动,这样的尴尬局面与《红楼梦》和曹雪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匹配。
借鉴:非官方机构维护莎士比亚故居
同为世界文学巨匠,位于英国斯特拉福德小镇的莎士比亚故居目前由一个国际信托基金会负责维护管理。该基金会主席戴安娜·欧文介绍,基金会一直通过资金保障致力于支持莎翁文化的传播,把莎士比亚打造成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仅在中国就有普通话版、粤语版。
难点二 员工只有20多人
作为一处文化场所,曹雪芹故居的工作人员只有20多人,负责故居的维护、研究和讲解,而且人员很多是学植物出身,像樊志斌这样清史专业的“科班”少之又少。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以前曹雪芹故居有网站,但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维护,现在已经停用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