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驾车行为多
自驾游路上屡遇险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黄金周”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的施行,自驾游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一种旅游方式。“十一”期间,记者也体验了一番自驾游。然而,在一路欣赏如画风景的同时,记者也亲历了几次惊魂。
10月2日,记者驾车前往北京近郊幽谷深潭景点,在进入京加路接近景点处时,由于道路一侧养护施工,车辆出现了排队现象。
就在车辆一步一蹭往前挪的时候,记者看到前方出现了令人惊讶的一幕:这是一条双向四车道的公路,中间有护栏,但一些地方出现了缺口。前往景点方向的车道拥堵,但对向车道还算比较畅通。有车主带头从缺口逆行到对向车道,后面的车也一辆接着一辆“勇敢”地跟随逆行。对向车道的司机显然没有思想准备,顿时公路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很快对向车道也被堵得水泄不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二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得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或者在车道内停车。这条规定应该是每个考过驾照的司机最为熟知的“铁律”,但为了尽快离开拥堵点进入景区,这条规定显然被这些司机们抛在了脑后。
就在单向堵车变成双向堵车的时候,养路工人打开了正在养护的车道。这时形势发生了逆转,通往景点的车道开始通行,而对向车道却因为司机逆行而动弹不得。跟随逆行到对向车道的司机看形势不妙,做出了更为疯狂的举动——原地掉头,从缺口处重新回到原来的车道。
在拥堵排队的时候,记者观察了周围的车辆,发现不少家庭都是携老带小出游。记者左侧的一辆车上,前排副驾驶座坐着一名家长带着一个五六岁左右的男孩,后排坐着两个大人带着两个小孩,车上的乘客均没有系上安全带,家长们也是放任孩子在车上随意玩耍。
据记者了解,我国首部针对儿童的汽车安全配置标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已于2012年7月1日起实施,规定国产车辆必须装配符合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接口。然而,标准实施一年多,安装并且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用户并不多。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超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而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将汽车碰撞事故中孩子死亡率降低71%。
车辆继续前行,前方的一幕证实记者的担心并非多余。一辆重型卡车和一辆红色轿车发生了追尾。红色轿车的后备箱被撞得瘪了进去,后排车座也被撞得变形,车后排有一名3岁左右的小女孩,所幸没有受伤,但也被吓得不轻。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轻声安慰,小女孩的脸上满是泪花。
10月3日,记者继续向自驾游的另一个热点——草沿天路出发。草沿天路全长132.7公里,是连接河北崇礼滑雪温泉大区和张北草原风情大区的一条重要通道,沿线山高坡陡、沟壑纵深、景观奇峻。车行驶在蜿蜒的草沿天路上,尽管弯道很多,但路上车辆不是很多,道路畅通。
然而,也正是因为路况良好,一些司机放松了警惕,遇到好风景想停就停,不管后面情况如何就猛踩刹车。一路上一些车辆更是随意无序停车,导致景区乱象环生。在一陡坡弯道的右侧有一处观景点,记者刚驾车上了陡坡,迎面一辆车就逆向停了过来,记者不得不紧急刹车避让,两车险些迎面相撞。
一路走来,历险频频,美好的风景,也因为这些违法驾车行为减弱了风采。
漓江排档污染水体
揽客竹筏大煞风景
游客吃完烧烤的竹签、擦嘴纸巾被随意丢进了漓江,成片的水上排档开在了离象鼻山不足200米的漓江水边;成群结队的竹筏不时挡住游客拍摄象鼻山的镜头……
这是国庆期间记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景区看到的一幕。
象鼻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荟萃了桂林山水和人文景观精华,是中外游客游览桂林必到之处。然而,这个久负盛名的风景区内却是乱象丛生。
10月3日,记者支付了75元门票后进入象山公园。在绕过一座小桥后,记者来到了象鼻山对面的岸边。记者发现,象鼻山周围不断有竹筏来回穿梭招揽生意。一名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正准备给家人拍照时,镜头内突然出现了几个竹筏挡住了“象鼻子”。
这名游客说:“我在这里等了20多分钟,这些竹筏才离开象鼻山。为什么拍摄一张纯净的象鼻山背景照片这么难?”
记者顺着漓江岸边往上走,只见在离象鼻山不到200米的漓江岸边水面上,出现了连片的水上排档。
排档上的渔民正在用火烧烤小鱼和红薯片。记者看到,许多带着小孩的游客买了这些烧烤到竹筏上吃,吃完后一些竹签和擦嘴的纸巾被直接丢到了漓江里。竹筏边一些油渍则随着水流,飘向了象鼻山。
一家4A级景区缘何会出现这种乱象呢?象山公园工作人员向记者“大吐苦水”。
“这些大排档确实是开在漓江上,既污染了水体,又影响了景观,但我们管不了他们,我们没有执法权。”这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这名工作人员透露,这些游弋在象鼻山周围的竹筏和开在漓江水上的排档,都是当地渔民开的,与景区没有任何关系。有些竹筏和排档还办理了营业执照。这些排档和竹筏都在景区内经营,有时和游客发生纠纷,造成游客直接投诉景区,他们为此也很烦恼。
“景区自成立以来,就不断向桂林市有关部门打报告,想将这些竹筏和排档清理出景区,但一直没有成功。”这名工作人员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