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逐梦
三北工程35年,是一个改革大潮奔涌的时代,是一个造林英雄辈出的时代。当年挣扎求生的大漠农民,如今许多已经蜚声遐迩。石光银、王有德是“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则以86个国内外奖项,成为全国获奖最多的女性。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西北女人,一个堪比豪杰的巾帼英雄。
我们问64岁的牛玉琴:奋斗几十年,日子好了,荒漠绿了,你早年的梦想实现了,还有更大的梦想吗?
牛玉琴把头抬了起来,眼睛在夕照中熠熠生辉:“我想回到当年,一个人,站在沙漠上。”
半生坎坷,终成正果,渴望的却是重返人生的起点——
1985年,她和丈夫张加旺承包了万亩荒沙。每天天不亮,全家男女老少就一起出动。架子车拉着树苗,两道车辙,几行脚印,伸向再也不用借锅借米的梦中好光景。
一次,突发阑尾炎,到医院做手术,牛玉琴伤口没长好就跑回来种树。
没工夫去医院拆线,她抄起一把剪树枝的剪刀,撩起衣襟,“咔嚓”一剪子下去,一咬牙,带着血丝的线从肉里抽了出来。
她没料到,还有更痛的痛在等着她。加旺病了——骨癌。她独自挑起全家担子。
丈夫下葬第二天,她就带着造林队开进了沙漠。那几年,牛玉琴人财两空,倒霉透顶,几乎山穷水尽。
卖!她卖口粮、卖水缸、卖皮袄、卖棺材,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全都卖了,换钱买树苗。
不知多少人劝她改嫁,把林子卖了,过几天好日子。牛玉琴就一句话:“树,我不能卖;人,我不改嫁。”
她腰上挂着一只小小的铜铃铛,那是结婚前加旺送她的定情信物,已戴了48年。铃铛摇曳着她和丈夫共同的富裕梦。为了这个梦,再累,再苦,她不放弃。
年复一年,牛玉琴种树出了名,还作为改造人类生态环境杰出代表登上了联合国讲坛。
多年后,她在回忆录中写道:“艰难的生活磨练出我坚强的志气。”
三北逐梦人共同的秉性——心气高,脾气倔,韧劲足。
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梦想,他们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敢为。爱与恨,笑与泪,生与死——梦想,与三北人血脉相连。每个造林人,都是绿色梦的追逐者。
不甘命运,奋力拼搏,坚韧不拔,永远向上。他们的生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这,就是三北精神!这,就是三北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