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论文买卖形成完整产业链 09年规模即已达10亿【2】

2013年09月23日07: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论文买卖形成完整产业链 09年规模即已达10亿

  原标题:论文买卖形成完整产业链 09年规模即已达10亿

  知情人向记者介绍,论文买卖公司的业务,从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到职称论文,无所不包。刊发出来的文章一般都是两个版以上,付给杂志社大概是300元~500元左右,付给写手也是同样的钱。

  记者询问了医疗、农业、科技、教育等多本期刊杂志价格,一期刊载100余篇论文,一篇版面费是300元~500元。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一本杂志刊登100多篇文章,一期杂志可收取4万多元版面费。而一本期刊一年可出版12期或24期,如此推算,一本杂志收取的版面费,一年至少100万元以上。

  记者发现,这些论文发表几乎都有相同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完整,他们借助于网络,形成无孔不入的销售网络。论文买卖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以论文买卖公司为核心,写手、掮客、网站、期刊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

  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披露,我国买卖论文2009年规模达10亿元。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

  完善学术评价机制

  有专家称,论文买卖成为产业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学者个人的操守和整个学术行业对于学术道德的漠视。

  中国青年报记者向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杂志社求证时,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社科院杂志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要考量论文质量。

  该人士说,目前论文审查过于松散,偏离了学术评审以论文衡量作者能力的本意。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组发布《中国学术评价机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重大问题,学术成果重数量、轻质量,抄袭、买卖论文成风,滋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问题。半数受访者承认向核心期刊付费发表论文,而所收取费用的去向也令人担忧。

  该调研报告分析,现有评价机制也是学术论文抄袭、剽窃现象严重的一大诱因。从记者调查可以看出,相当比例的人迫于毕业、职称评定期限临近等因素,或加入了论文买卖市场,或抄袭、剽窃论文,或求助于非法学术期刊。

  报告指出,要在我国构建一个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取消期刊分级系统对学术评价的变相强制引导,让学术回归学术,才是我国学术的振兴之道。

  内蒙古社科院一位专家表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哪些职称评审必须发表论文,或论文占多大比重,而有些职称评审,则可将论文剔除掉。

  “如果进行调整,论文发表市场将会减小,也有利于对论文期刊的管理、审查和监督。”这位专家认为,在加强期刊管理的基础上,要建立严格、科学的论文评价体制,只有把好论文的发表、审查和评价关,论文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保障。(梅刚 李玉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