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性厕所”惊现 模糊概念不怕大家走错?【2】

2013年09月06日08:52    来源:华声在线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性厕所”惊现 模糊概念不怕大家走错?

  剖析

  概念冲击与使用困境

  文/杨朝清

  在传统的性别观念中,非男即女的二元性别划分,早已根深蒂固。面对“中性卫生间”的标签,许多人往往不明就里。从字面上看,中性是处于两种相对性质之间的性质,难道中性卫生间的潜台词就是“不男不女”?面对这样的概念冲击,再时髦新潮的人,也难以接受“中性卫生间”。

  但“中性卫生间”突破了固有的性别界限,为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了专门化的如厕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弱势补偿”,充满人文关怀的色彩。

  长期以来,如厕问题都受到某种程度上的忽视。性别分析理念的缺失,一比一的厕位配置,导致男女厕位在某些地方出现了失衡。一些行为不便的弱势群体,在如厕的时候难免有需要异性亲属帮助的时候;可是,在现有的厕所设计中,却没有考虑到这些差异化、个体化需求。

  近年来,关于残疾人如厕难的新闻屡见不鲜,无障碍厕位匮乏,异性亲属无法贴身照顾,让残疾人的如厕之路步履维艰。

  这边厢,是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对“中性卫生间”的强烈渴求;那边厢,是“中性卫生间”使用效率低,遭受冷遇,没有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的现实。从客观上看,旅游景区的游客在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上相对较好,对“中性卫生间”的需求相对低一些;从主观上讲,“中性卫生间”是一种新生事物,被公众认知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性卫生间”作为区别于男女厕所的“第三空间”,见证公共服务理念的可喜转变:尊重不同群体差异化的利益诉求,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在语言上少一些歧视,在细节上多一些温暖,给予弱势群体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一旦“中性卫生间”的制度善意被越来越多人理解和认同,“叫好不叫座”的使用困境自然会破解。

  [微言大义]

  @肖六君:乍看吓一跳,但看图就知道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哦,应该是坐轮椅的人、拄拐杖腿脚不方便的人,和带小孩子的人如厕的地方。虽然觉得称呼有点容易让人误解,可还是挺人性化的。

  @李秀霞:之所以出现此种状况,说到底,不是能力问题,无关表达技巧,而是是否真正为民着想,把工作做细做实的问题。把该考虑的都考虑到了,把相关的细节都尽可能想到了,“人性化”自然得以彰显,工作自然能做到百姓心坎上去。

  @杨杰:必须指出的是,“中性厕所”的隔离单间,必须结构合理,方便老幼病残者在他人陪同下方便如厕。特别是如厕者要养成如厕锁门的习惯,否则异性进入,不但会造成尴尬,甚至会闹成纠纷。一些“中性厕所”就曾发生过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苑广阔:令人有些遗憾的是,当“中性卫生间”在国外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的时候,在国内还算是绝对的新鲜事物,难得一见。

  华声在线综羊城晚报、东北新闻网、北京晨报等

(来源:华声在线)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