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筑起“白龙”御“黑龙”
洪魔肆虐,黑龙江省用30年、20年甚至10年一遇的堤坝标准,抗击几十年一遇甚至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许多江段是砂基堤坝,且只有四五米宽,经过长达几十天的浸泡,成了“软柿子”、“香肠堤”,渗透、管涌、脱坡,险情时有发生。
这样的堤坝如何守?科学决策、精心调度、军民团结、万众一心至关重要。早在防汛初期,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就提出“五到位”要求:防汛指挥工作体系到位、人员队伍到位、物资准备到位、检查到位、应急预案调整和补充到位。
在汹涌的洪水面前,全省共有26900多名军警部队官兵奋战在抗洪一线,47000多名干部群众日夜巡守在数千公里的堤坝上。不少堤段洪水已高出土坝,军民硬是与洪峰赛跑固堤除险。从空中俯瞰,这些新垒起的白色子堤宛若白色长龙,顽强地抵御着浩渺的洪水。“这简直就是‘白龙’锁‘黑龙’!”黑龙江省森警总队总队长韩亚民感叹说。
让我们记住那些危难中的平凡英雄吧:
8月21日,肇源,一处江水泛着漩涡的迎水坡险段,武警战士韩七十二跳入没腰的江水,连续搬压沙袋5小时;22日,逊克县干岔子乡河东村,半臂残疾的钱广军夹着铁锹把一袋袋沙袋往里撮砂石;27日,绥滨,46岁的忠仁镇建边村支书何广强脸划破了,手起泡了,仍然奋战在堤上……
8月28日晚,六七级大风吹得正紧,风浪卷着杂物,砸在同江三村段的堤坝上,森警佳木斯支队的300多名官兵刚返回营地端起饭碗,迅即又返回大堤……
20多日鏖战,嫩江、松花江干流,洪峰顺利通过齐齐哈尔、肇源、哈尔滨、佳木斯市区等江段;黑龙江干流,洪峰正在通过最后一站抚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