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类又一次站在经济危机边缘。专家们的预测越来越悲观。全球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大国。请您谈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中国经济增速从去年起有所放缓,有不少人开始“唱衰”中国。我想指出,中国经济温和下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一般规律,中国也不例外。二是中国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都比较严峻,世界经济减速对中国出口造成了较大影响,中国企业产能和资源利用率低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这些都造成经济增速回落。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我们的发展目标有所改变,GDP不再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线。只靠投资增长拉动经济不是长远之计,要推进经济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就不得不经历经济增速放缓的阵痛。
但是,这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会因此陷入危机。对这种放缓中国政府早有预计和准备,只要经济减速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就不会爆发危机。总体来看,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增长的基本动力还在,还有很多潜力可以释放。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在过去30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再创一个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五、我们很想了解您如何评价哈采取的反危机措施。您能否谈谈哈方和中方有哪些应对危机的经验和有益的举措?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分享借鉴的吗?
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和哈政府都出台了应对政策。两国都没有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过多冲击,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说明我们的反危机措施都卓有成效。哈成功实施“反危机”计划,向经济领域大量注资,稳定金融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实施创新项目、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保障居民就业和收入,使哈经济平稳度过了危机最难关。中国政府为应对危机,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地方政府也陆续推出了大规模投资计划,为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经济增长势头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我们提高了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了部分产品出口关税。我们还出台了一些更加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有力地刺激了消费,扩大了内需。
两国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我们迅速走出危机的关键。所采取的措施及时、果断,“对症下药”,使我们能够从容面对危机与挑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