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我国目前休闲经济现状如何?
王琪延:基础设施、休闲设施正在大力的建设。飞机、公路、铁路、地铁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这方面投资很大而且还在继续投资。这弥补了80年代以前的欠账,现在发展势头很强烈。
各省都意识到休闲产业像一个发动机牵引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转型。大同、平顶山、焦作、鄂尔多斯等对资源过渡依赖的城市如果不转型就没有出路。
从经济学角度说,价格决定了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比如大同,煤的价格已经降到100元/吨,挖煤已经不划算,现在就开始搞旅游,游客下井溜达一圈费用100元,加上吃喝住行所实现的价值总比挖煤要强得多。类似这些休闲设施的建设,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带发展非常快。
从环境的角度看,社会环境的治理稍微滞后。出去玩,人们意想不到的就会受到伤害还有各种各样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这一块,欠账太多。至于空气污染,多少年前就存在。七十年代末的北京,尤其是冬天,工厂、居民烧煤,空气污染也很厉害,那会儿刚吃饱肚子的人们还没顾得上喘气怎么样。
今天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要求高了,也很自然的要求自然环境的治理。现在的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环境的改善,从植树、种花到河道的清理这方面进步很大,努力的空间也很大。
记者:2030年,是不是真的所有的人都能实现所谓的四天工作制?
王琪延:不可能。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如果严格实行四天工作制,劳动成本加大会让产品失去竞争力竟而企业倒闭。
当今的法国也有一些小企业不敢实行四天工作制。但是我们社会可以提倡、可以引导。比如说给它十年、二十年过渡期,让它通过改善企业经营和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目标。
休闲经济始终和劳动效率挂钩,如果劳动效率不高,休息过多,产品没有竞争力,甚至之后你的国家都没有竞争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