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绪明(左)正给村民发放新房钥匙。 记者 周雨 摄
不久前,巴南区跳石镇滩子口村“幸福农庄”一期交房,村支书冯绪明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将282串钥匙一一交到购房户手中。村民们在拿到钥匙后,迫不及待地找到自己的房子,打开房门,欣赏了一遍又一遍。
“幸福农村”位于海拔900多米的石岭岗梁子,离巴南鱼洞街道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是巴南区海拔位置最高、最偏远的“农民新村”,但里面的设施却很完善:户户通自来水、天然气、闭路电视,小区里还有绿化景观与健身器材,并不比城里新建的商住小区逊色多少。
“为了让我们住上‘小区房’,冯支书可作出了不少牺牲!”村民曾品全在拿到钥匙后感慨地说,要不是为了村里的发展,冯支书早就成了身家数百万元的花卉种植大户了。
引业主上山,带头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滩子口村是由村基村、五马村、滩子口村等三个村于2002年合并而成的,共有634户、2148人。三村合并后,冯绪明担任首届村委会主任。
“只要我在任上,一定想办法修通公路,发展产业,让你们都有楼房住!”在就职大会上,冯绪明如此向村民承诺。
但多数村民都没把他的承诺当回事。毕竟,滩子口村太穷了,该村都位于海拔500米至1030米的山梁上,连一条下山的公路都没有,村民到山下场镇卖点鸡蛋、鸭蛋,都靠背篼背。
但大家很快就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任村主任后不久,就为村里引进了一个企业——林海公司。该企业不仅在村里流转了1500亩土地,用于种植花卉苗木,还出资修通了一条总长6公里的下山水泥公路。
为让企业能带动村民致富,冯绪明四处鼓动村民也跟着种植花卉苗木,他还带头发展起了10亩花卉苗木基地,成了全村当时最大的花卉苗木种植大户。2007年,冯绪明当选村支部书记。
2008年,花卉苗木的市场价格开始大幅上涨,种植花卉苗木的村民大多都成了“暴发户”,冯绪明的10亩苗木基地,每年给他带来了20多万元纯收入。受市场行情的刺激,村民种植花卉苗木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到2009年时,村民种植的花卉苗木已达到1500亩,加上林海公司种植的1500亩,全村总共达到3000亩规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