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遭60年一遇旱灾:稻田90%绝收 人畜饮水困难【3】--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湘西遭60年一遇旱灾:稻田90%绝收 人畜饮水困难【3】

2013年08月19日15:15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湘西遭60年一遇旱灾:稻田90%绝收 人畜饮水困难

点击浏览下一页

  8月6日,湘西州凤凰县腊尔山镇拉忍村一村民在察看自己干旱的稻田。 本刊记者 曹昌|摄

  全国7000多万亩耕地受旱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的旱情比较严重,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抗旱二处处长万群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7月份以来,江淮、江南大部持续高温少雨,湖南、贵州等地旱情迅速发展,安徽、浙江等地伏旱露头。截至8月12日,全国有7632万亩耕地受旱,其中作物受旱面积6807万亩,重旱1778万亩,干枯576万亩,缺水缺墒面积825万亩,有547万人、226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旱情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在水稻方面。贵州、湖北北部等地种植一季稻,旱情对收成影响较大。而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双季稻,正赶上早稻收、晚稻种的“双抢”时节,用水量大,加剧了水源不足的情况。

  此外,干旱导致江河水位降低,对航运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影响不大。

  旱情对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山丘地区的百姓生活用水问题,因为当地百姓生活的主要用水是山泉水、井水等,旱情出现,水源枯竭,百姓可能要去更远的地方才能找到水源。

  我国当前旱情的主要特点:一是高温是致旱主因。7月份以来的高温天气覆盖全国19个省份,且持续时间长、高温强度大。持续高温导致湖南、贵州、湖北等地旱情迅速发展。二是受旱区域集中。旱情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东部,湖南、贵州等地旱情较重,耕地受旱面积比多年同期偏多1到4倍。三是抗旱水源消耗大。今年伏旱发生正值“双抢”用水高峰期和中稻生长关键期,农田需水、耗水量大,需求矛盾突出。比如7月份,湖南省水库蓄水减少40亿立方米,占月初蓄水量的30%。四是中晚稻受旱重。五是人饮困难突出。湖南、贵州等地部分山丘区由于小型水库、水井、山泉、池塘、水窖干涸,部分群众取水困难,因旱饮水困难人数和大牲畜数增加较快。 (见习记者 贾雪)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