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后,英雄迟暮——寻访抗战老兵 【3】--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综合报道

68年后,英雄迟暮——寻访抗战老兵 【3】

2013年08月14日23:01    来源:新华社    手机看新闻

“太久没人听我说起这些了”

在北京一个幽静的家属院,记者见到了94岁的老人张咸恭。他是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几十年来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对成昆铁路、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都进行过考察和论证。

尽管已是耄耋之年,老人的精神状态依然很好。桃李满天下的他,几乎没有学生知道他曾作为远征军山炮营指导翻译参加过松山战役。谈起那段峥嵘岁月,老人滔滔不绝,聊起枪械等武器更是兴奋不已。

“太久没人听我说起这些了。”张咸恭感慨地说,刚开始周围的人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我也就沉默不说。“教了这么多年书,从没有跟同学提起过。”

“关爱老兵网”北京志愿者薛刚告诉记者,走访抗战老兵时,发现这些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倾诉欲特别强。谈起往事,历历在目,大部分老兵将其参加战役的时间、地点、所在部队番号都记得很清楚。

“太想倾诉,是因为沉默太久。”口述历史记录者赖恩典说,作别战场的抗战老兵大多选择了缄默不语,默默地在我们身边工作、生活。要不是抢救民族记忆的志愿者敲开他们的门,媒体的目光开始重新聚焦于这些民族英雄,他们也许就这样一直湮没在寻常街市,直至离世。

“一个历史亲历者的离世,就意味着一段历史的消失。寻找、关爱、记录这活着的抗战历史,我们要和时间赛跑。”赖恩典说。

分享到:
(责编:杨铁虎)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