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向西开放“快车” 边贸小镇迈向亚欧贸易枢纽 ——边境小城阿拉山口变迁记--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搭乘向西开放“快车” 边贸小镇迈向亚欧贸易枢纽 ——边境小城阿拉山口变迁记

2013年08月10日08:58    来源:新华社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搭乘向西开放“快车” 边贸小镇迈向亚欧贸易枢纽 ——边境小城阿拉山口变迁记

采访团在阿拉山口海关办理出关相关手续 张桂林 摄

  新华社阿拉山口8月9日电(记者张桂林)9日凌晨,一列搭载46集装箱笔电等产品的渝新欧国际货运专列,经短暂查验后通过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驶向欧洲。“随着‘向西’贸易逐年增长,渝新欧等国际货运线路常态化运行,阿拉山口日均过货量已达7.4万吨、日均进出口额近5000万美元,跻身我国西部陆路口岸之首。”阿拉山口海关负责人说。

  “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采访团9日抵达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记者走访了解到,这个常住人口仅1万多人的西北边陲小城,搭乘着向西开放的“快车”,正加快迈向我国对亚欧开放的枢纽港。

  “20多年前,阿拉山口区域还是一片戈壁荒滩,只有边防连和一个气象站,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使这里成为了外贸口岸。但长期以来我国与欧洲贸易大部分向东走海运,阿拉山口口岸主要开展铁路临时过货和边境贸易。” 阿拉山口市委副书记、口岸管委会副主任狄永江告诉记者。

  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向西开放”,我国与中亚、欧洲的陆路快速发展,阿拉山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口岸过货量迅猛增长,开放功能不断拓展,阿拉山口也在去年底由一个边境小镇升格为县级市。

  “如今的阿拉山口,已成为国家能源资源陆路安全大通道、新疆向西开放‘桥头堡’。” 狄永江介绍,不仅建成了集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于一体的国家重点口岸,贸易方式也从边境小额贸易发展到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十几种。上半年,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1463.1万吨,以原油、矿石、机械、建材等为主,同比增长18.4%,占到新疆17个口岸进出总量的“半壁江山”。

  向西开放持续深化,阿拉山口也加快转型升级。今年初,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建成,吸引了五矿集团、国电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开展资源深加工和新能源开发。开通仅3年的中哈边民互市,也从初期日常货物交易,发展为“免签”入境旅游购物,带动口岸人气、商气进一步聚集。“未来几年,阿拉山口将努力打造成西部战略性资源储备加工基地、向亚欧开放的枢纽港,由单一国际物流通道向综合性开放型城市发展。” 狄永江说。(完)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