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不如多挖掘文化内涵--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改名不如多挖掘文化内涵

2013年07月26日09:46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据媒体报道,7月19日,江苏徐州丰县政府网站发布一条公告,拟将当地的赵庄镇更名为“金刘寨”镇,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赵庄变成金刘寨,近段时间引发了各方热议。有人认为丰县此举是急于打响“刘邦出生地”名头而出的招数。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的,对后世产生影响最大的两个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

  徐州市大力开发汉高祖旅游文化,让经济和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值得嘉许。但是,如何让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颇值得研究。东西两汉存在400多年,没有刘邦,就没有深沉雄大、古朴大气的汉文化。所以,当地应该组织人马专门研究汉文化,整理挖掘“汉人”“汉族”“汉字”“汉语”“汉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民族记忆,挖掘和弘扬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等文化遗迹中的文化底蕴。或者组织一些积极有趣的旅游互动活动等,把刘邦的故事讲圆说透,让徐州充满浓厚的汉文化味道,让汉文化、大汉遗风得到绵延不绝的延伸拓展,成为旅游的品牌。

  改个地名就能一举成名?就能将当地隐藏的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笔者以为,未必如此。地名本身就是一种旅游文化资产,前不久,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已确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还出台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积极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果今天把地名改了,就等于割裂了和历史的联系,诸多文化历史信息也会因此流失。在文化资源丰厚的刘邦故里尚不能形成尊崇文化的氛围,文化旅游产业如何能得到蓬勃发展呢?

  对于地名、人名而言,其背后的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才更有光彩和价值。所以,应该在根上下功夫:多一些历史积淀,少一些文化浮躁;多一些厚重基础,少一些人云亦云;多一些文化敬畏感,少一些市场追随和盲从。挖掘出汉文化的古老魅力,刘邦故里何愁得不到蓬勃发展呢?(耿银平)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