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一周年:将反思与前行作为对逝者祭奠--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7·21”一周年:将反思与前行作为对逝者祭奠

2013年07月21日15:3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评论:祭奠 反思 前行——“7·21”雨殇一周年

  今天,如果那场暴雨再袭北京,我们能否比一年前少些恐惧?

  2012年7月21日,周末,北京雨殇,79条生命消逝。熙来攘往的广渠门桥下,那辆被淹没的私家车成了雨劫中最荒诞的惊叹号。一座人们引以为豪的文明与繁荣之城,在大雨的冲刷下显露出无力与脆弱。

  “未雨绸缪!”“还城市以良心!”“一流的城市不能没有一流的下水道!”——切肤之痛凝聚更多人的共识。

  “7·21”惨剧后,时任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说,灾害面前,必须深刻反思,确保雨灾不再重现。

  今年的“7·21”,又是一个周末。365天的努力,我们进步了多少?

  大雨前,预警信息和友善的安全提醒会出现在市民的手机上;积水点的排水泵得到改造,排水能力得到提高;抢险队员们枕戈待旦,即使是周末……

  365天的努力,还有哪些仍需改进?

  雨天,不少司机还是会心存侥幸,冒险涉水;许多人还分不清,“橙色”和“蓝色”暴雨预警哪个级别更高……

  大雨是最公正的考官。今夏,暴雨仍在多地为害:四川险情频发,昆明一夜变为泽国,厦门市民在雨后的城区“捞鱼”……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管理、城乡差距,问题一一暴露,教训深刻。

  不管在中国何处,每一场“7·21”都让人痛心。大雨中,我们何时才能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人溺己溺。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大雨中冒险趟过未知深浅的积水,也没有人希望年迈的父母在电闪雷鸣中苦等一辆出租车。规划者、执行者、参与者,是否都已全力以赴?相关部门面对批评建议,能否从善如流?而作为城市一分子的你我,在车里为自己备好安全锤之外,是否会在大雨时为持伞苦等的同路人打开车门?是否能耐心等在车龙中,不抢道、不违规?

  “7·21”,祭奠,反思,前行。在祭奠中积聚反思的勇气、前行的力量;将反思与前行作为对逝者最好的祭奠。(记者 桂涛)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