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15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685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这一增速略低于上半年7.6%的GDP增速,再次印证财政收入正由以往高增长转入低速轨道。
分析人士指出,上半年中央财政收入的持续低迷与地方财政收入两位数增长形成明显对比,其背后与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贸易需求萎缩、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等因素密切相关。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5%,由前几个月下降转为小幅增长。其中,一季度增幅下降了0.2%,二季度转为增长3.1%。
不过,财政部表示,1.5%的增幅仍远低于年初预算设定的7%目标,而且也低于地方收入两位数的增幅。主要原因是全额或大部分属中央收入的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关税、国内增值税、消费税等大幅下降或低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是前几个月房地产市场交易额大幅增加,带动相应税收增加。
数据显示,受房地产营业税激增影响,上半年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营业税增长12.9%;地方其他税种如契税和土地增值税,收入分别增长39.8%和28.1%。
值得关注的是,受各地土地成交额增加以及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等影响,上半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722亿元,同比增长46.3%。这一数据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变化较大,去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了27.5%。
“去年土地出让这一块下滑比较厉害。”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表示,今年这一指标快速反弹应引起警惕,表明卖地仍是当前支撑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措施,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更加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
(来源:北京日报)